天还没亮,客栈院子里就亮起了昏黄的灯。林砚舟背着塞满装备的登山包,刚踏出房门就看到苏晚蹲在台阶上磨短刀,刀刃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将她眼底的坚定照得格外清晰。老板娘站在一旁清点物资,身旁的两个村民小伙子正往背篓里装绳索和干粮,嘴里小声议论着鹰嘴崖的传说。
“都准备好了?”林砚舟走过去,将一瓶压缩饼干递给苏晚。她接过饼干,指尖蹭过他的掌心,还带着清晨的凉意。“嗯,醒神水和防毒面具都装好了。”她指了指背包侧袋,“就是不知道鹰嘴崖的风会不会比往年大。”
老板娘将最后一袋草药塞进背篓,拍了拍手:“放心,今天是晴天,风向稳。不过那处的石阶年久失修,你们走的时候多盯着点脚下。”她转头看向两个村民,“小李、小王,你们跟在后面,别擅自乱跑,崖边的碎石踩不得。”
四人踏着晨露往鹰嘴崖走,山路越往上越陡,清晨的雾气还没散,沾在枝叶上凝成水珠,打湿了裤脚。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呼呼”的风声,小李指着前方的山崖喊道:“看!那就是鹰嘴崖!”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座形似鹰嘴的巨石突兀地从山体延伸出去,崖壁光秃秃的,只有几丛耐旱的灌木顽强地扎根在石缝里。风从崖底往上吹,卷起碎石和枯草,发出刺耳的呼啸声,站在崖边往下看,只能看到白茫茫的雾气,根本看不到底。
“阵眼就在鹰嘴石后面。”苏晚掏出罗盘,玉石指针此刻正朝着巨石的方向微微颤动,“不过要过去得先爬过这段崖壁,你们看,那里有前人凿出来的石坑,可以踩脚。”
林砚舟走到崖边,仔细观察着石坑。那些石坑大小不一,最深的不过半掌,浅的只能勉强卡住脚尖,而且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苔,看起来滑得很。“我先过去探探路。”他将背包递给小王,只带着手电和短刀,“你们在后面等着,我要是挥手,你们再过来。”
他踩着石坑往上爬,风从侧面吹过来,身体忍不住往外侧晃,他赶紧伸手抓住旁边的灌木,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石坑上的青苔果然滑得厉害,好几次脚掌刚踩上去就打滑,幸好他反应快,及时稳住了身体。爬到一半时,他低头往下看,只见雾气已经漫到了腰间,小李和小王正紧张地盯着他,老板娘则拿着罗盘,时不时抬头示意他调整方向。
终于,林砚舟爬到了鹰嘴石后面,刚站稳脚步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石后竟然藏着一个约莫一人高的洞口,洞口两侧刻着和青铜符上一样的云纹,只是纹路里积满了灰尘,看起来很久没人来过了。他朝着崖下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可以上来。
苏晚是第二个爬上来的,她的动作比林砚舟更敏捷,显然常年在山里行走练出了好身手。她刚站稳,就掏出一枚青铜符对准洞口的云纹,符牌刚碰到纹路,那些积在纹路里的灰尘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吹开,云纹瞬间亮起淡青色的光,洞口发出“轰隆”一声轻响,缓缓向内打开,一股带着湿气的凉风从洞里涌出来,夹杂着淡淡的檀香,和地窖里的气息一模一样。
“小心点,里面可能有机关。”林砚舟掏出强光手电,率先走进洞里。洞道不宽,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墙壁上嵌着的油灯早已腐朽,只剩下空荡荡的灯座。走了约莫十几步,洞道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了一间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赫然放着一枚泛着银光的青铜符,符牌下方压着一张泛黄的纸,看起来像是一封信。
“找到了!”小王兴奋地想冲过去,却被老板娘一把拉住,“别慌,先看看有没有机关。”她掏出桃木念珠,在石室里走了一圈,念珠没有任何反应,“应该安全,当年你师父布的是隐匿阵,不是杀阵,只要有守山人的血脉,就不会触发危险。”
苏晚走到石台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青铜符。符牌刚入手,她就感觉到一股温暖的力量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和之前在阵眼处感受到的力量截然不同,这股力量更柔和,像是在安抚她的情绪。她将符牌递给林砚舟,“你看,这枚符牌的纹路和之前的不一样,多了几道细痕。”
林砚舟接过符牌,仔细观察着。果然,符牌表面除了云纹,还刻着几道细密的横纹,像是某种标记。他拿起石台上的信纸,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和笔记上的一模一样,显然是苏晚师父的手笔:“此为‘引魂符’,月圆之夜需置于七阵眼中央,方可引导食魂虫聚于一处。若遇险情,可将符牌贴于眉心,能暂避虫袭。”
“原来这枚符牌还有这用处。”林砚舟将信纸递给苏晚,“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六枚符牌了,只差黑龙潭那最后一枚。”
就在这时,洞外突然传来小李的惊叫声:“不好了!小王掉下去了!”
众人脸色一变,赶紧冲出洞外。只见小王正挂在崖壁中间的灌木上,身体随着风来回晃动,脚下是深不见底的雾气,他的手紧紧抓着灌木的枝条,脸色苍白得吓人,“救……救命!我的脚踩空了,石坑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