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工作室的会议桌被手游设计图铺满,岳川指尖点着屏幕上的民宿3D模型——厨房的砂锅、客厅的格子衬衫、阳台的吉他,连老吴烧糊的泡面锅上的焦痕都还原得一模一样。
“就按这个精度来,”他抬头对团队说,“照搬《动物森友会》的‘细节沉浸’逻辑,玩家点一下泡面锅,就能弹出老吴煮糊时的吐槽语音;摸一下吉他,会播放苏晓的跑调片段,每个物件都是综艺的‘记忆锚点’。”
团队立刻进入状态:凌薇握着数位板,正在调整老周的人物建模——之前平台给的初稿把格子衬衫画得太新,她特意加了几道综艺里沾的火锅油渍,领口还缝了个歪歪扭扭的补丁。
“老周直播时说过,这补丁是他自己缝的,”凌薇放大屏幕,“星娱肯定只会画光鲜的偶像款,咱们偏要留这些‘不完美’,才像综艺里的他。”
陆哲坐在旁边,对着电脑调试手游背景音乐——把综艺里的笑声、煮泡面的“咕嘟”声、吉他跑调的杂音,混进轻快的旋律里。
“玩家进入不同场景,音乐要自动切换,”他戴着耳机说,“比如进厨房是‘泡面BGM’,混着老吴的‘水开了没’;进客厅是‘互怼BGM’,加老周的‘你又坑我’,比星娱那种纯电子音有代入感。”
周曼则在和平台对接“玩家共创”活动——参考《原神》的玩家反馈机制,提前邀请100位综艺粉丝内测,收集他们对人物建模、场景细节的建议。
“刚才有个粉丝说,希望加‘缝衬衫’的小游戏,”她对着平板念,“就是综艺里老周缝袖口破洞的情节,玩家可以自己选线的颜色,缝得越歪越搞笑,这个可以加进去当隐藏任务。”
林野扛着相机,正拍嘉宾试玩手游的花絮——镜头里,老吴盯着屏幕上的“煮泡面”界面,抱怨“火候条太短,根本煮不出我的黑暗料理”;
老周则对着自己的建模笑骂“这头发画得太炸,我有这么邋遢吗”;
苏晓试着弹手游里的吉他,结果弹出和综艺里一样的跑调,自己先笑到蹲在地上。这些片段剪成15秒预告,发在官微后,评论区瞬间被“太还原了”“等不及上线”刷屏。
可当天下午,周曼的手机就弹出星娱的通稿:“星娱《好友趣手游》同步上线,顶流建模 豪华剧情,打造沉浸式综艺手游!”
通稿里的建模透着塑料感——男嘉宾的头发亮得像涂了蜡,女嘉宾的裙子没有一丝褶皱,连“煮泡面”的场景都摆着镀金的餐具。
更离谱的是,星娱买了“综艺手游天花板”的热搜,还伪造了“内测玩家好评”,说“川晴的手游建模粗糙,剧情无聊”。
“他们连老吴的泡面头都画成了离子烫!”老吴看到通稿,指着屏幕笑,“综艺里我的头发是睡乱的,他们这画的是刚烫完的,哪像我?”
苏晓也跟着摇头:“我的吉他在手游里居然是水晶的,综艺里我的吉他弦都断了一根,星娱根本没认真看节目!”
岳川没急着反击,反而让林野把嘉宾试玩的花絮和粉丝内测的真实反馈剪在一起,发在官微,配文“手游的魂,是综艺里的烟火气——不是镀金的餐具,是烧糊的泡面锅;不是完美的建模,是缝歪的补丁;不是编的剧情,是玩家能共情的真实”。
视频里,粉丝内测时因为缝不好衬衫补丁笑作一团,老周试玩时吐槽建模“太邋遢”却忍不住玩了半小时,这些真实的画面,比星娱的通稿有说服力得多。
线下剧本杀的筹备也在同步推进。凌薇把综艺里的名场面改成线索:在老周的格子衬衫口袋里塞一张“半块糖纸”(对应苏晓偷偷递糖的情节),在泡面锅底下刻“醋瓶位置”(对应老吴加醋的细节),甚至在吉他弦上绑了个“跑调乐谱”(苏晓弹错的那段旋律)。
“每个线索都要能勾起粉丝的回忆,”她对着团队说,“星娱要是抄,肯定只会搞些无关的谜题,他们不懂这些细节里的情感。”
夏晚晴主动申请当剧本杀的“NPC”,穿着综艺里的白色T恤,负责给玩家递线索:“当玩家找到糖纸时,我就说‘这是苏晓藏的,她怕老周抢’,像在重现综艺里的场景。”
林野则在剧本杀场地拍宣传素材——镜头里,玩家们蹲在茶几旁找线索,有人翻到泡面锅时大喊“我找到老吴的黑暗料理了”;有人弹响吉他上的跑调乐谱,全场跟着唱,完全没有剧本杀的紧张感,反而像一场综艺粉丝的聚会。
可就在剧本杀试玩前一天,周曼收到合作场地的消息:“星娱刚才联系我们,说给两倍租金,让我们取消和你们的合作,还说你们的剧本杀‘抄袭他们的创意’,要是不答应,就举报场地‘违规经营’。”
场地老板语气无奈:“他们还拿了张‘线索设计图’,说你们的糖纸、泡面锅线索是抄他们的,可那图上的线索明明是‘水晶奖杯’‘镀金餐具’,跟你们的完全不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