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岳川将《滨江广告札记》的网文大纲猛地拍在团队会议桌上时,整个会议室都仿佛被这一举动所震撼。
老徐原本正揉着因熬夜修改影视预算而疲惫不堪的双眼,此刻也不禁抬起头来,目光投向那厚厚的一叠纸。
阿凯则手中紧紧握着《地下城日志》动画的分镜笔,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突然的打断所吸引。
团队刚刚完成一个科幻项目,本以为可以稍作喘息,却没想到立刻又要投身于网络文学的全新战场。
岳川的这一举动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策。他敏锐地察觉到了龙国网文市场中的一个“现实职场缺口”。
目前,这个市场被“飞驰文创”等公司所垄断,其中 90%的作品都是“霸总秘书”、“开挂实习生”之类的爽文。
这些故事中的主角要么凭借着总裁的暗恋而平步青云,要么依靠系统道具轻松搞定客户,却对真实职场中的细节描写寥寥无几,甚至连“提案改三遍”这样常见的情节都未曾涉及。
相比之下,地球上的《杜拉拉升职记》这类作品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职场人的挣扎与成长,展现了现实职场的真实面貌。然而,这样的现实向作品在龙国的网络文学领域却从未出现过。
岳川决心填补这个空白,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挑战的职场世界。
“飞驰刚发了《千亿总裁的广告女王》,”负责网文运营的小唐把手机推过来,封面是穿着高定套装的女主,身后站着西装革履的总裁,配文“一夜提案逆袭,总裁为她扫平对手”,“他们老板王总放话‘现实职场太压抑,读者就爱爽的’,这本书首订破十万,还说咱们写‘改方案改到哭’的破事,没人看。”
老徐翻着大纲里的“桂花糕提案”片段——主角林薇(复刻杜拉拉)为滨江老字号“沈记桂花糕”做广告,客户要求“既要老味道,又要年轻人喜欢”,林薇带着团队蹲在老店门口,记录老人买糕的习惯、年轻人拍照的角度,提案改到第五版,客户还说“没戳中人心”。
“岳总,不是我泼冷水,”老徐的手指在“改第五版”上敲了敲,“爽文里女主改一版就被总裁夸‘天才’,咱这改五版还被骂,读者能有耐心看?”
岳川没急着反驳,从抽屉里拿出个旧提案本——是他找滨江广告圈的老策划借的,里面贴满了客户的修改意见,红笔批注密密麻麻,最后一页还夹着张便利店收据,日期是三年前的深夜,旁边写着“改完方案,吃个饭团继续”。
“这才是真实的职场,”他把提案本递给众人,“王总说现实压抑,但读者看爽文时,心里都清楚‘提案不会一次过’‘总裁不会帮你改方案’——林薇的挣扎,是每个职场人都经历过的,这份‘真实’,飞驰的爽文里没有。”
为了让细节更落地,岳川带着小唐、老徐去“沈记桂花糕”蹲点。
店主沈爷爷每天凌晨三点起来蒸糕,蒸笼冒的热气里,能看到老人手上的老茧;年轻人来买糕,会特意让沈爷爷在包装上印“老味道”三个字,说“要拍给外地的爸妈看”。
林薇的提案灵感,就来自这些细节——她没搞华丽的特效广告,而是拍了支纪录片式短片:凌晨的蒸笼、老人的老茧、年轻人手机里的照片,最后配文“沈记的甜,是爷爷蒸出来的,也是你拍给爸妈的”。
飞驰很快有了动作。他们挖走了团队里的年轻编剧小张,许以双倍薪资,让小张写《滨江广告札记》的“爽文版”——给林薇加个总裁“后台”,提案被拒时,总裁出面“压服客户”。
小张没写,反而把飞驰的合同拍在岳川桌上:“他们不懂,林薇蹲在老店门口看沈爷爷蒸糕时,眼里的光,比总裁的光环亮多了——那是真的想做好一件事,不是靠别人帮忙。”
写作过程中,小唐的抵触最明显。她习惯了爽文的“快节奏”,总想给林薇加“突然想到好点子”的桥段,比如“林薇洗澡时突然灵感爆发,写出完美提案”。
岳川没否定,只是让她跟着林薇的“原型”——滨江的年轻策划小苏,体验了一天真实的提案流程。
小苏那天要给奶茶店提案,早上八点改方案,十点跟客户开会,被骂“没新意”,中午啃着饭团改方案,下午两点再提案,客户还是不满意,晚上回到公司,团队一起改到凌晨。
小唐看着小苏揉着发酸的肩膀,对着电脑屏幕叹气,突然明白:“原来灵感不是洗澡时来的,是蹲点蹲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林薇改五版,已经算幸运的了。”
《滨江广告札记》和《千亿总裁的广告女王》同期上线,前三天,《广告女王》的订阅量遥遥领先,飞驰还买了“职场爽文天花板”的热搜,嘲讽《滨江广告札记》“慢得像蜗牛”。
但到了第五天,风向变了——《广告女王》的剧情因“总裁帮女主搞定上市企业客户”彻底悬浮,读者吐槽“我在广告圈混了五年,从没见过总裁管提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