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三八章进退
落雨纷纷,浊浪滔滔。
水中的兵马个个脸色铁青,嘴唇发紫。
一个身高足有九尺的大汉爬到岸边,狠狠的把腰间系着的空葫芦解下来,丢在地上。
河水之中的士兵,虽然拼尽全力在向这个方向划来,却还是不时有人被巨浪扑倒,就此没入水底,消失无踪。
可怕的河伯,再一次显然了它无上的神力,让那些敢于从的领地上通过人类损失惨重。
大汉看着这一切,双眸皆赤,流下泪来。
一个四十来岁的文士在两名亲兵的保护下向大汉走来,边走边打晃:“颜将军,我们总算是逃出来了。”
大汉正是颜良,他放声哭道:“是啊,我们逃出来了,可是我们却是惨败于敌手,出兵之时万余军马,逃出却不过千数,让我何颜去见主公之面?”
文士正是许攸。他却并不如大汉那样感慨,只望着滚滚的黄河说道:“这次失败,或许是好事。”
大汉大怒:“好事?”
“不错。主公轻敌了,他觉得一统幽、冀、青三州,拥立刘和为帝,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又有胡族部落相助,可以一统中原。故而轻身前进,跨河而战,却不知道刘琦实力如何,此战只知己不知敌,如何能胜?我军只以为南军柔弱,不善征战,不会用骑兵,却不知道,南军混杂,战力不低,其中丹阳兵,豫州兵,战力不下于北方之士。原来听到传言,说刘琦手下三军,黄忠军团擅于用弩,徐晃军团精于破袭,刘磐军团长于水战,我们却忽略了刘琦还有魏延、张绣、赵云、陈到四将,这四人所统骑兵,先败胡族骑兵,再困颜将军,后诛淳于将军,都立下大功。这也罢了,此战对方用兵如行云流水,略无阻碍,显然是知已知彼,早有安排。相比之下,我军却太过傲慢,前后脱节。曹操出兵之时,主公却还在邺城,想不到刘琦早到兖州,一战之下,曹操败北,胡族联军受挫。主公赶到,却未曾集中兵力进攻,只图声势,沿河布阵,在几百里的战线上发起进攻,却不知道,这样一来,却给了对方各个击破的机会。再加上我军不占天时,不占地利,不占人和,其至连兵器、装具,后勤都比不得对方,此战不败,那都没有天理了。不过这样一来也好,起码主公知道南军并不都是软杮子,就此收兵,休养生息,结连盟友,两三年后,未始没有统一天下之机。”
颜良听到许攸的长篇大论,忽然间出手一推,饶是他没有使力气,许攸还是如腾云驾雾一般飞了出去,直摔到十几丈外。
“我告诉你姓许的,都是你们这些只会动嘴皮子的文人,贪生怕死,迷惑主公,我们才会失败。”
“你,你敢推我?”许攸火头大了,他自许高才,哪怕是在袁绍面前都颇受尊重,在颜良身边参赞,颜良虽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尊重,但也没有表现出歧视,哪里知道自己才用妙计救众人出来,又根据这段时间的经验,提出下一步的计划,正当自己都觉得经一堑长一智,水平有所提高时,却被这个混人一把推倒,是可忍孰不可忍?
颜良竟然是暴跳如雷:“刘琦赢了一阵,又能怎么的?我军照样还能赢回来!退兵?亏你想得出!我手下的孩儿们白死了?主公带领十万大军南下,若是就此退兵,颜面何在?你敢乱我军心,信不信我一刀劈了你!”
许攸目瞪口呆,只想离这个疯子远一点。
“两位两位,怎么了这是?”这时,袁绍的外甥高干快步走了过来,他也是混身精湿,浑没有了平日里精明强干英俊潇洒的样子。高干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眼前的两人箭拔弩张的样子,却笑着和稀泥道:“这天儿真冷啊,又下着雨,咱们找个地方休整一下,再定下一步的安排如何?照这样下去,我军士兵没有淹死,也全冻死了。”
许攸知道,眼下虽然情势已经不适于再战,但是从颜良的举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袁绍军的主流珲是不服,不肯承认得到长安军力的刘琦实际战力已经超过河北军马的事实,还打算找回这个场子来。
可是,不知进退者,只怕会面对更大的危机,会有更惨痛的教训在前面等着。
袁绍此时怒火中烧。
此前,并不是没有人提醒过他,比如田丰就曾对他说,此时出兵时机不对,不应轻易举兵。在征战中,也不是没有人提醒过他,比如沮授就曾对他说,战线拉得过长,当心敌人分而击之。
可是,袁绍都没有听,他虽然养了无数的谋臣武将,但是从内心里,他还是骄傲的,他是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长成就名动天下,无论是地方豪强,还是朝中大员,谁不知道袁绍是天下有数儿的名士高人,谁不知道袁绍才是大汉天下的支柱,甚至,早有不少手下认定,他才是真命天子,才是收拢这个乱世的唯一人物。正因为如此,他觉得,没有人能打败他,当然包括小小的刘琦。在他眼中,刘琦不过是一个黄口孺子,不堪当他一击。哪里知道,自从南下以来,处处受制,处处被动,大将曹操、颜良尽皆失败,淳于琼更是战死沙场,传首六军。面对这种情势,袁绍气得红了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