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二二零章 孙策的起飞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二零章 孙策的起飞

作者:司雨客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4:21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二零章孙策的起飞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山明水秀。长长的垂柳枝在微风中飘动着,有如少女柔长的头发。各种颜色的鸟儿在柳枝间穿梭而过,把清脆的鸣叫声洒遍山里田畴之间。

时有细细的雨丝飘过,密如离愁。乡野间时有淡淡的烟雾升起,那是祭祖者在为亡人们献上自己的心意。

我与蔡琰,坐着青色油壁车,行驶在前往老家高平的路上。

自离高平,这是我第一次回乡祭祖。

华夏之人,信奉祖先,自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但是由于战乱,由于兖州落入曹操之手,我们一直没有能回乡,只能由高平的同族代为扫墓,而我们只在荆州遥祭。现在,高平回到了我的手中,自然这亲祭自致祭的任务就交到了我的手里。

而这时的我,也可以在祖先们面前,自豪的说上一句,我并没有辜负先辈们。我平定天下,没有乱杀过一个人,没有祸害过一个无辜者。

蔡琰望着车外的景色,把微凉的小手放在我的掌心。我们没有谈诗,没有论赋,也没有讨论正在筹划的豫州州学,只是静静的体味着这一刻的安宁和平静。

我微微闭着双眼,听着车外马蹄声响,听着细雨打在油壁车上沙沙的声音,听着车夫挥动鞭子和轻轻吆喝马匹的声音,心底里感到无比的宁静。

豫州、徐州都开始顺利的步入正轨。现在,也已经有好多百姓称我为仁义刘使君了。我知道,我并没有做什么。老百姓就好象是田间的野草,在很多时候,你不需要特意的去照顾他们,只要你不去杀戳,不去破坏,不去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照顾的极好。他们对世间的事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只要得到一点点的好处,就会牢牢的记在心上,对你以百倍千倍的回报。在这个时代,开始我听到谁被百姓称为仁者的时候,总是怀着比较尊重的心情去看待他们的。可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所谓的仁者,大部分都只是不害民罢了。

屯田工作顺利的开展着,居然是纪灵主动要求负责这项工作。不知道是因为他受够了没有粮食的苦,还是因为他不想向着袁术主动开战,反正他对屯田表现的极为积极。今年我军新开屯田达到上百万亩,粮食自给有余,而且可以供给对着袁术发起战斗。

周仓和裴元绍等人正在横扫豫州境内的山贼水匪,把他们或收编,或消灭。豫州原来也是黄巾军肆虐的地方,不少地方都不安定,再加上后来袁术对豫州的毁灭性统治,不少良民都被逼成了贼匪,虽然一部分被我招募回乡,但还有一部分居于山林之中,不肯与外界联系的,就需要武力去收编了。周仓等人都是地头蛇,工作开展的很顺利,收编了近万名贼匪了。豫州大部分的地方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定,生产开始恢复,百姓得到修整。

与豫州、徐州的顺利发展不同,袁术所据的寿春附近越来越乱了。他手下争权夺利,乱成一团,袁术本人不胆骄奢淫逸,而且越来越一意孤行,不听人劝。这使袁术不少手下都灰心丧气。我军轻易安进了不少的钉子。最让我高兴的是,孟建与刘晔取得了联系。刘晔是淮南人,字子扬,是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从小就胆识过人,被许邵评为有“佐世之才”。他能文能武,为人机巧,胆识过人,对于情报的收集,天下局势、敌情的分析,对手心理的掌握都有其过人之处,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情报参谋之一。从小就很有胆识,十三岁时就按母亲的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其父大为惊奇原谅了他。在三国演义里,他曾经在官渡之战时改良过投石车,使曹操的军力大增。在取西口,用孟达,刘备征蜀等问题他,他都有过极为精准的预见。曾有人叹惜说,如果不是曹氏戒备心太强,刘晔的成就绝不在曹操几大军师之下。眼下的刘晔,只是袁术手下刘勋的部下,还没有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不过,离他登台的时间也不远了。

在北方,袁术最近密的盟友公孙瓒也要完了。他杀掉了故主刘虞,引起了众怒,幽州从事鲜于辅纠合州兵,欲为幽州牧刘虞报仇,推举在幽州素有恩信的阎柔为乌桓司马,招集胡、汉之众,得兵数万人,进攻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二军大战于潞县(今河北三河西南) 北,阎柔大败邹丹,斩首四千余级。鲜于辅又联合乌桓峭王等胡族骑兵七千余人,南迎刘虞之子刘和。袁绍遂使大将曲义与刘和、鲜于辅、乌桓峭王等合兵十万,共攻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古河名,今天津蓟县、宝坻境内),斩首二万余级。于是代郡(今山西阳高西南)、广阳郡(今北京西南)、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东南)、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等郡皆叛公孙瓒,起兵攻杀公孙瓒所置长吏,与鲜于辅、刘和等合兵,屡败公孙瓒。公孙瓒退守易京(今河北雄县)。公孙瓒为防意外,在易京周围修筑十道堑围,堑内有土台多座,皆高五、六丈,上设了望楼。居中土台高达十丈,公孙瓒自居其上,又以铁为门,不许男人入内,公事文疏皆以强索系之上下。公孙瓒远绝宾客,无所亲信,又于台内贮粮谷三百万斛,自谓万无一失。正是这种闭关自守的作法,为他的完全覆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