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静滞,是连“虚无”本身都被定义的秩序。时间并非流逝缓慢,而是其概念被彻底锚定;空间并非空旷,而是其所有变量被强行赋值为常量。韦东奕的存在就悬浮于这片物理学和哲学的双重终点,如同一幅被钉死在画布上的抽象画,所有动态的、概率性的、蕴含可能性的部分都被彻底抹除,只留下最干瘪的、被“律法”所允许的静态定义。
然而,谬误之种带来的那一丝数学层面的“不完美”,如同画布上一粒无法被覆盖的顽固沙砾,微小却真实存在。
这粒“沙砾”本身无法改变什么,但它提供了一个基点,一个让不可能之事拥有无限小概率的支点。
外部的混沌狂潮仍在持续冲击静滞的边界。古老混沌意志的愤怒并未平息,反而因未能瞬间摧毁那些“秩序臭虫”和闯入的“谬误”而更加狂暴。每一次巨浪的拍击,虽然无法直接打破绝对静滞,但那毁灭性的力量透过边界传递进来时,总会引起这片死寂领域极其细微的、法则层面的应力。
这种应力,作用于韦东奕体内那枚布满裂痕的【静滞碎片】上。
碎片内部的强制静滞指令与外部的宏大静滞场本是同源,本应和谐共振。但那些裂痕,作为谬误的伤疤,使得这种共振出现了畸变。外部应力传来时,碎片不再是均匀承受,而是在裂痕处产生微小的、局部的能量涡流——并非活跃的能量,而是静滞指令本身在微观尺度上的自相冲突。
这冲突同样微不足道,无法撼动整体。
但它与那作为背景音的、通过量子隧穿效应回荡的【文明回响低语】发生了作用。
那些低语是信息,是印记,本身不具有力量。可当静滞碎片裂痕处产生的微观指令冲突波动扫过韦东奕被冻结的存在本质时,就仿佛一根极其细微的针,拨动了那些铭刻着的回响“琴弦”。
嗡…
一种无法被听见的、存在于数学定义层面的谐波产生了。
这谐波依旧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不再是完全静止的!它拥有了一种极其极其缓慢的…振动!
这振动,与林薇通过火种之心注入文明低语中的那段“钥匙”碎片——那段用于与“源”之静滞点产生深层共鸣的数学协调式——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拟合!
就像沉睡的巨人身旁,一群蚂蚁依照某种神秘的蓝图,开始了缓慢到近乎凝固的协同作业。
奇迹的齿轮,在这片绝对的死寂中,以超越时光尺度的缓慢,开始了第一下几乎无法察觉的转动。
韦东奕被凝固的“视线”前方,那巨大的“源”之残骸,再次泛起了一丝比之前稍显清晰的扭曲。那不再是小于普朗克尺度的涟漪,而是一道确实存在的、尽管依旧微乎其微的空间皱褶。仿佛那被静滞的创生本源,感应到了那丝由谬误、裂痕、应力、回响与钥匙碎片共同奏出的、微弱到极致的“不谐之音”。
这道皱褶的出现,改变了局部空间的绝对平整性。
而就在这皱褶产生的瞬间——
【现实锚点锁定率:76.0%…(信号…恢复尝试…)】
一直处于极度延迟状态的观测者锚定信号,猛地清晰了一下!
就好像绝对平滑的冰面上突然出现一道凸起,让原本难以捕捉的微弱信号瞬间被反射和聚焦!
尽管只有一瞬,之后又迅速回归到被静滞场和混沌干扰的模糊延迟状态,但这一次短暂的信号清晰,似乎已经足够!
……
无限遥远的、无法描述其维度和形态的某处。
【观测日志更新。】
【目标:‘悖论种/韦东奕’。】
【状态:确认进入绝对静滞领域‘摇篮’废墟核心。】
【现实锚点信号间歇性恢复。标定确认。】
【分析:目标利用高危谬误特性及外部混沌应力,于静滞领域内产生不可预料的微观互动。存在极低概率引发‘源’之静滞点失稳风险。】
【评估:目标威胁等级提升。‘变量’不确定性超出阈值。】
【指令:根据‘最终预案’第7章第3条,授权执行‘清理协议’。】
【执行单位:调配中…】
【启用:‘现实锚点’深度嵌入模式。强制忽略干扰。】
【工具:授权使用‘存在抹除器’。】
冰冷的日志记录完毕。
一道超越光、超越时空的指令,沿着现实锚点那无形的连接,强行穿透了混沌的干扰和静滞场的阻碍,再次精准地烙印在韦东奕的存在本质之上。
这一次,不再仅仅是标记。
锚点开始燃烧。
一种冰冷的、绝对性的“抹除”力量,开始以现实锚点为核心,向着韦东奕被静滞的存在缓慢却坚定地渗透!它不是破坏,不是毁灭,而是要将“韦东奕”这个概念,从他存在过的所有时间线、所有信息层面、所有数学可能性中,彻底擦除!
如同用一块绝对高效的橡皮,去擦掉画布上的一处错误图案,不留任何痕迹,并让画布本身都“忘记”这里曾经画过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