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洁的通道向前延伸,仿佛没有尽头。韦东奕跟随着前方那个沉默的光之人形,每一步都踏在散发着柔和白光的、非金非石的地面上,悄无声息。空气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温度恒定,一种近乎绝对的“秩序”与“稳定”感弥漫其中,与灰烬维度的混乱疯狂形成了极致对比。
这就是“微光避难点”?它隐藏在灰烬维度的深处,却自成一界,仿佛完全不受外界熵增衰变的影响。这里的科技(或者说技术)水平显然极高,甚至可能涉及对基膜结构的直接操控。
韦东奕的感知小心翼翼地向四周延伸,却如同撞上一堵无形的、极具韧性的墙壁,被牢牢限制在身体周围极小的范围内。这个避难点有着极其强大的隔绝和屏蔽措施,不仅针对外部,似乎也对内部个体的感知进行了限制。
前方带路的光之人形没有任何交流的意图,它只是一个沉默的引导程序。
通道两侧的墙壁并非完全平滑,偶尔会出现一些流线型的凸起,上面镶嵌着不断细微变化的复杂数学符号,似乎是某种能量调控或环境维持装置。韦东奕能隐约感觉到其中蕴含的、高度有序的能量流动,其精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走了大约十分钟,前方出现了一个圆形的门户。光之人形在门前停下,化作无数光点消散,同时门户无声地向两侧滑开。
门后是一个宽敞的圆形大厅。大厅中央悬浮着一个不断缓慢旋转的、由纯净白光构成的复杂几何体,似乎是整个避难点的某种控制核心或信息枢纽。四周墙壁则是巨大的、呈现着外界景象的屏幕——但并非灰烬维度的混乱,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充满生机的星域景象!绿色的星球,繁忙的星际航道,繁荣的空间站…仿佛宇宙热寂从未发生。
韦东奕只是一眼,就看出这并非实时影像,而是模拟出来的、或者是从过去记录中提取的完美幻象。一种冰冷的悲哀感掠过心头。这个避难点,似乎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
大厅中并非空无一人。
有十几个身影分散在各处。他们大多穿着简洁而功能性十足的制服,身体形态接近人类,但细节上又有许多不同——有的皮肤带着细微的晶体光泽,有的眼瞳中闪烁着数据流,有的手指异常修长且关节可以反向弯曲。他们都在忙碌着,操作着虚拟界面,或者凝视着中央的几何体,低声交流着韦东奕无法理解的语言。
当韦东奕走进大厅时,所有的活动都瞬间停止了。
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那些目光中充满了惊愕、警惕、难以置信,以及一丝…极度压抑的恐惧。
韦东奕立刻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形态有多么“异常”。经历了多次蜕变、冲突与融合,他早已非人,周身散发着混沌、秩序、谬误、纯白交织的复杂气息,与这个高度“纯净”和“有序”的避难点格格不入。怀中的星核绘图仪更是一件明显带着远古气息的强大圣器。
一个看起来像是为首者的男性走上前来。他的人类特征更明显一些,只是额头有一道细微的、如同电路板般的银色纹路。他的眼神最为镇定,但微微紧绷的嘴角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用一种经过翻译的、略显生硬的通用语开口道:“陌生的来访者。我是避难点外围哨站首席分析师,代号‘守夜人’。根据核心协议,你已通过初步验证。请表明你的确切身份、来源以及携带圣器的目的。”他的目光尤其在星核绘图仪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炽热。
韦东奕沉默了一下,用尽可能平稳的意识流回应(他发现直接意识交流在这里似乎更顺畅):“我是韦东奕。我来自…已被归墟吞噬的现实维度。我携带此物,名为星核绘图仪,是友人遗志所托,为寻找延续文明的可能而来。我感应到此地的呼唤,与我所承载的力量共鸣。”
他再次强调了“林薇”、“遗志”、“共鸣”等关键词。
“林薇…”守夜人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他身后的几名人员立刻在虚拟界面上操作起来,似乎在查询数据库。
很快,一份极其古老、甚至有些残缺的资料被投影出来。上面有一个模糊的、却与韦东奕记忆中林薇气质有几分相似的影像,旁边标注着:“火种库守护者(代号),权限等级:极高。状态:已失联。最后记录:于‘终焉喉蚀’事件中启动未完成术式‘白洞拂拭’,反应消失。”
大厅里响起几声压抑的惊呼。看向韦东奕的目光中,惊愕和警惕稍减,多了一丝复杂的探究和…难以置信的希冀?
守夜人的语气也缓和了一丝:“记录验证。你声称承载其光谱…请配合进行深度光谱匹配验证。”他指向大厅中央那个旋转的几何体。
韦东奕没有拒绝。他走到几何体下方,缓缓引导出体内那一点林薇的最后光谱残影。
温暖、坚韧、带着人性辉光特质的能量缓缓注入几何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