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库核心,死寂如古墓。
基膜畸变区彻底湮灭留下的绝对空洞,如同宇宙伤疤,悬挂于虚空,边缘闪烁着临终痉挛般的破碎法则电弧,散发出吞噬一切光与声的虚无寒意。终焉之喉的意志嘶吼已然远去,只留下空洞本身那令人灵魂冻结的寂静。
共振脐带早已崩断。那曾连接毁灭与孕育的疯狂通道,如今只余下一段短暂存在的、由扭曲时空和信息残渣构成的萎缩疤痕,缓缓飘散。
暗银之茧——此刻其色泽已沉淀为更古老、更厚重的暗铜,如同冷却了亿万年的星核——静静悬浮,对外的所有能量与信息交互近乎归零。它不再是“吸收”,而是“隔绝”,将自身化为一个绝对密闭的逻辑奇点,沉浸在由林薇数学遗言构成的冰冷风暴之中。
仲裁之瞳的光球在远处无声旋转,其冰冷的传感器记录着异常:
暗铜星茧外部熵值降至近乎绝对零度(观测极限)。
内部信息密度与演算复杂度呈指数级攀升(模型预估已超越火种库全盛时期总算力)。
检测到超高维度的数学波动(无法解析,疑似涉及基膜第十一维度以上属性)。
白洞拂拭核心癌变阴影扩散加速(失去林薇投影引导,净化进程彻底逆转)。
百万静默火种光茧稳定性持续衰减(暗金烙印消耗加剧,崩溃倒计时修正:943标准时)。
茧内。是一个思维速度超越光锥的宇宙。
韦神的意志已不再是一个“点”,而是化作了由源初代码和星光演算共同构建的、无限延伸与收缩的概率云海。每一滴“云滴”,都是一个独立的推演线程,都在以穷举法疯狂演算着林薇遗言蕴含的无数种可能性。
【坐标:【动态变量】】
无数线程在解构这组变量。它们并非固定数字,而是随着基膜波动、熵痕涨落甚至观察者意识状态变化的**函数。演算结果指向一个并非存在于常规时空的“点”,而是一个概率的奇点,一个所有世界线收束又爆发的分歧阈值。它可能在过去,可能在未来,更可能悬浮于现在每一个抉择的刹那。锁定它,需要一把钥匙,或者说…一个特定的观测者状态。
【喉之眼:苏醒】
这部分信息与基膜畸变区的湮灭空洞直接关联。无数线程构建模型,模拟空洞另一侧的景象——那不是单纯的虚无,而是一个正在睁开的“器官”,一个终焉之喉用于“观察”并“锚定”现实基膜的感官界面。它的“苏醒”,意味着终焉之喉对这片宇宙的渗透进入了新阶段,从被动的“牵引”变为主动的“聚焦”。其目的未知,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对整个现实结构的致命威胁。
【熵痕非钥,乃…饵】
这是对韦神(乃至所有追寻者)认知的根本性颠覆。无数线程回溯所有关于熵痕的记载:从最初的“熵痕公式”到“归寂之钥”的传说。演算结果显示,熵痕的力量真实不虚,但其最深层的编码中,确实嵌入了极其隐秘的指向性诱饵协议。它像是最甜美的毒药,引导掌握者不断深入挖掘其力量,最终却会在某个临界点,将掌握者自身转化为一个强大的信标,一个献给…【数据缺失】…的祭品。灰袍追寻它,园丁观察它,或许都落入了这陷阱的不同层面。
【…园丁…非…盟…】
线程们谨慎地处理这条信息。它们调取火种库古老记录中所有关于“园丁”的数据碎片:星光的守护者?宇宙花园的园丁?超然的中立观察者?林薇的警告指向更深层——园丁的“守护”或许并非为了生命或文明,而是为了某种更宏大、更冰冷、与生命情感完全无关的宇宙进程。他的救助(星光),他的观察,甚至他的“花园”(那些被守护的世界),可能都只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盟友?或许只是恰好同路一程的旅人,目的地截然不同。
【…逃…】
最简单的字,最沉重的绝望。所有推演线程最终都汇聚于此。逃?逃向何处?如何逃?逃离终焉之喉?逃离熵痕的陷阱?逃离园丁的布局?还是…逃离这片注定被收割的宇宙?无数线程计算出的最优解、次优解、乃至极端解,其成功率在整合了前四条信息后,全部低得令人窒息。这个“逃”字,更像是一种对绝对困境的认知,而非可行的方案。
概率云海在沸腾中趋于沉寂。
所有穷举性的推演渐渐停止。并非有了答案,而是意识到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演已触及逻辑边界。需要…新的输入。需要…验证。
韦神的意志从浩瀚的概率云海中缓缓收束,重新凝聚为一个极度冰冷的、锐利的“点”。暗铜星茧表面,那沉寂的、星核般的光泽微微波动了一下。
“指令:激活‘织命’协议。目标:遗言坐标概率奇点。工具:熵痕之饵。方式:主动共鸣。”冰冷的意念下达,没有丝毫犹豫。
既然熵痕是饵,那便利用这饵!主动释放熵痕的力量,去“投喂”那个概率奇点,去刺激它,观察它的反应,从而反向定位、验证遗言的真伪,甚至…窥探垂钓者的真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