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蔓也没有停留,仿佛真的只是顺手递了杯咖啡。
苏蔓转身准备回自己座位,却在迈步前,似乎想起什么,
又停下,微微侧身,用自然的语气问道:
“对了,江组,下午三点和证监那边有个关于案件资金链的线上协调会,
需要我提前把初步的分析报告给您过目吗?
或者,您看开完会,我们是否需要就几个疑点再碰一下?
我这边时间都可以。”
苏蔓提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问题,
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江屿,等待江屿的指示。
江屿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手指在鼠标上点了点,
调出一个文件,简洁地回答:
“报告发我邮箱。协调会后,四点半,小会议室碰一下。”
“好的,明白。”苏蔓干脆利落地应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才转身离开。
这一幕,被不远处的几个同事尽收眼底。
老张对着李威努努嘴,压低声音:
“啧,看见没?高岭之花亲自送咖啡,还主动约碰头时间。
威子,你那顿湘菜,怕是把牙崩掉也约不来咯。”
李威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
“靠!这区别待遇也太明显了吧?
江组是帅,我也是不差啊!”
另一个同事笑着插话:“得了吧你,你那点心思全在脸上。
人家苏警官眼里,江组那是高山仰止的标杆。
你?顶多算个…嗯,热情过度的同事。”
“靠!”李威小声嘟囔,“冰山美人,只对江组融雪啊……”
而回到座位的苏蔓,仿佛没听到这些议论。
打开邮箱,将报告发送给江屿,
然后拿起案卷继续研读,神情专注,
仿佛刚才的咖啡和靠近,只是工作流程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环。
只有苏蔓自己知道,当靠近江屿身边时,自己的心态会发生变化。
苏蔓抬眼,目光再次掠过那个挺拔身影。
这些天苏蔓早就已经从侧面打听出来了,江屿已经分手了,是单身!
所以,他单身,且优秀如斯,自己欣赏他,靠近他,这有什么不对?
——————————————————
初夏的阳光变得灼热起来,梧桐树叶从嫩绿转为浓郁的墨绿。
分手后的第四个月,时间像一把刻刀,在蒋南孙的心上留下了更深的痕迹。
与蒋南孙预想的不同,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江屿的离开而更加精彩,
反而是与日俱增的思念。
蒋南孙开始不受控制地回忆与江屿在一起的每一个片段。
骑着自行车载自己在梧桐树荫下穿行时;
在老城厢的豆浆摊前,笑着看自己被烫得直呵气的样子,
然后自然地替她吹凉豆浆……
这些画面,在深夜里反复播放,
每一次回忆,都让江屿的形象在蒋南孙心中更加高大、更加完美。
朱锁锁偶尔带来的关于“警花”苏蔓的消息,
更是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蒋南孙敏感的神经上,
带来一阵阵心慌意乱和自我折磨——我有什么资格心慌呢?人是自己推开的。
——————————————————
经过近两个月的废寝忘食,蒋南孙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旧工业区改造竞赛方案终于完成。
这是一个将废弃的纺织厂改造为融合社区中心、创意工坊和工业历史纪念馆的综合体设计。
方案大胆创新,既保留了工业遗迹的厚重感,又注入了鲜活的社区生命力,
尤其在对旧建筑结构的创造性再利用和社区情感空间的营造上,
获得了评审导师们的一致高度评价。
“南孙!太棒了!评审组组长王教授直接说这是近两年他见过最有想法、
最具人文关怀的学生作品!冲击一等奖非常有希望!”
导师激动地拍着蒋南孙的肩膀。
巨大的喜悦如同汹涌的浪潮,蒋南孙几乎是本能地、
第一时间就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那个最懂自己、
最理解自己设计理念背后情感的人——江屿!
蒋南孙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手指带着兴奋划开屏幕,
点开通讯录,那个烂熟于心的名字瞬间跳入眼帘。
然而,指尖在即将触碰到拨打键的瞬间,骤然僵住。
所有的喜悦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迅速干瘪、消散。
蒋南孙握着手机,站在空旷的走廊上,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泪水毫无预兆地盈满眼眶,模糊了屏幕上的名字。
这一刻,蒋南孙终于清晰地认识到,
失去了江屿,蒋南孙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恋人,
更是灵魂深处唯一的知己,
是那个能让蒋南孙毫无保留地分享生命中最重要喜悦与成就的人。
蒋南孙怀念的,不只是他的陪伴,
更是那个在江屿身边,被爱着、被懂得、被引领着不断向上生长的自己。
而在经侦总队,苏蔓的动作也从润物细无声升级为更明确的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