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并未结束。
按照程序,组织需要向举报信中提到的“受害人”蒋南孙进行核实。
当蒋南孙接到学校转达的、来自市局纪检监察部门的电话,
请蒋南孙配合说明情况时,蒋南孙整个人都懵了。
在蒋南孙和市局纪检监察部门的干部了解大致情况后,
一股巨大的愤怒和委屈涌上心头!诱骗?谁在造谣?!
自己和江屿之间清清白白,每一次接触都堂堂正正!
这不仅是污蔑江屿,更是把自己当成什么了?!
蒋南孙毫不犹豫,立刻向学校请假,在朱锁锁的陪同下,赶到了市局。
在同样的谈话室,面对两位纪检干部,
蒋南孙一改平时的清冷矜持,显得异常激动和坚决:
“举报信的内容完全是造谣!是污蔑!是对我和江屿警官人格的侮辱!”
蒋南孙眼眶微红,但语气坚定:
“江屿警官帮我破了案,追回了被骗的钱,我非常感激他!
请他吃饭是我的个人意愿,是为了表达谢意!
他送我回学校,也是出于礼貌和安全考虑!
我们后来的接触,都是我主动的!
是我欣赏他、信任他!我们是朋友!是平等的交往!”
“举报信里说我‘心神不宁’、‘学业受影响’?
简直是胡说八道!我最近心情很好!学业也很顺利!
江警官教会了我很多思考问题的方法,对我帮助很大!”
“我不知道是谁这么恶毒!
但我可以保证,江屿警官是正直、专业、值得尊敬的警察!
他从未对我有过任何不当言行!
这份举报信,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中伤!
我要求组织严查造谣者,还江屿警官一个清白!”
蒋南孙的证词清晰、有力,对江屿的维护之情溢于言表,
与举报信中描述的“受害者”形象截然相反。
蒋南孙的态度和证词,成为澄清事实最有力的武器。
经过严格核查,包括调取相关记录、
询问在场人员,纪检监察部门得出结论:
匿名举报信内容严重失实,系恶意诽谤。
江屿同志在处理与案件当事人关系上,并无违纪行为。
核查结果在总队内部进行了通报,为江屿正名。
风波平息。
走出谈话室,江屿看着等在走廊、眼圈还有些红的蒋南孙,感到一丝心疼。
江屿走到蒋南孙面前。
“没事了。”
“嗯!”蒋南孙用力点头,带着点委屈,“
我知道是谁干的!一定是章安仁!只有他才会这么卑鄙!”
江屿眼神微冷,轻轻拍了拍蒋南孙的肩膀:
“别生气,不值得。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
江屿平静的说道。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江屿眼底闪过一丝寒芒。
章安仁,既然你选择了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那就别怪我反击了,让你自食其果。
蒋南孙看着江屿,眼中带着疑惑和期待:
“你要怎么做?举报他诽谤吗?可是匿名信…证据可能不好找。”
江屿嘴角勾起一抹恶趣味的弧度:
“举报?太便宜他了。而且,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要让他痛,就得打在他最在意的地方。”
江屿靠近蒋南孙一步,声音压低,“南孙,我需要你配合我演一出戏。”
“演戏?” 蒋南孙一愣。
“对。” 江屿目光灼灼地看着蒋南孙,
“接下来几天,你要装作完全不知道我已经被澄清了。
在章安仁面前,你要表现得…嗯,有点忧虑,甚至…对我有点失望。”
蒋南孙更不解了:“为什么?还要对他示弱?”
“不是示弱,是麻痹他。” 江屿耐心解释,
“他现在肯定在暗中观察,等着看举报信的效果。
如果他发现我安然无恙,甚至我们还更亲密了,
他只会更恨,更可能狗急跳墙,做出更疯狂的事。
我们要让他以为他的举报成功了,我正在焦头烂额地接受调查,处境很不好。”
蒋南孙似乎有点明白了:“让他放松警惕?”
“没错。” 江屿点头,“甚至…你可以稍微给他一点好脸色看。”
“什么?” 蒋南孙惊呼出声,漂亮的眉毛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抗拒,
“给他好脸色?凭什么!我看见他就觉得恶心!这…这不符合我的风格!”
蒋南孙从小被富养长大,性子虽不骄纵但也带着清高的傲气,
对厌恶的人向来是不假辞色。
让蒋南孙去对章安仁假以辞色?简直难以想象。
江屿看着蒋南孙抗拒的小脸,继续说道:
“我知道这很难为你。但你想一想,”
江屿循循善诱,“章安仁这种人,最得意的是什么?
就是看到对手倒霉,并且以为自己的阴谋得逞。
如果我们让他以为,他的举报不仅让我深陷麻烦,
还让你对我产生了失望和疏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