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那平静中带着一丝讥讽的声音。
如同一根尖锐的冰锥,狠狠刺入李靖的耳中。
李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布满风霜的脸上,第一次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惊愕。
自己刚刚升起的杀心。
虽然隐晦,
但杀气已动,身后的亲兵也已蓄势待发。
只待他一个最终确认的眼神。
这其中的微妙变化,是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默契。
寻常人根本无从察觉。
可王振,
一个在鸿胪寺迎来送往,以口舌为生的文官,他是如何看穿的?
这份敏锐,这份胆魄。
已经完全超出了李靖对他的认知!
“你......”
李靖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发现自己竟然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其实,
并非王振一朝顿悟,变得能洞察人心。
而是因为。
早在踏上归途之前,李承乾就已经将他回来后可能面临的所有剧本,都为他推演得一清二楚。
“回去之后,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我的条件原封不动地告诉李靖。”
“他听完之后,一定会对你动杀心。”
“为什么?”
当时王振不解地问。
“因为你听到了足以动摇大唐国本的条件,看到了一个足以颠覆大唐认知的世界。”
“在李世民和李靖这种旧时代掌权者的眼中,你本身,就成了一个最危险的情报源头。”
“他们会认为,只要让你永远闭嘴,这些情报就不会扩散,你所受到的思想冲击,就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这是他们作为统治者,必然会做出的,最‘稳妥’的选择。”
当时李承乾的这番话,让王振不寒而栗。
而现在。
李靖的反应,完美印证了元首的每一个字。
王振冰冷的目光直视着李靖那双依旧锐利的眼睛,将李承乾为他剖析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转述了出来。
“元帅想杀我,陛下想杀我。”
“无非是觉得下官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所以,只要下官和这支使团彻底消失,一切就还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对吗?”
“你们认为,只要我们死了。”
“我们在黔州的所见所闻就可以被彻底掩盖,大唐的军心和民心,就不会受到任何动摇。”
王振每说一句。
李靖的脸色就凝重一分。
这些,
确实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却被王振这个本该蒙在鼓里的“棋子”如此清晰、如此**地说了出来。
这种感觉,
就好像自己一丝不挂地站在了敌人面前,所有的心思都被看了个通透。
听完王振的讲述。
李靖心中的惊涛骇浪反而渐渐平息了下来。
他的表情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那份属于大唐军神的沉稳与冷酷重新占据了主导。
他淡淡地看着王振,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既然王大人什么都知道了,想必也清楚自己的结局。”
“那么,是自己了断,还是......要本帅劳烦动手?”
在他看来,
知道了又如何?
看穿了又如何?
在这数十万大军的营地之中。
在自己这位主帅的面前。
王振等人,依旧是砧板上的鱼肉,必死无疑!
他们的生死,
只在自己一念之间。
然而,
出乎他意料的是,王振非但没有露出丝毫的恐惧,反而笑了。
那是一种充满了怜悯与嘲弄的笑。
“呵呵......”
王振轻笑着,摇了摇头,“李靖啊李靖,你还是不懂。”
在李靖骤然阴沉的目光中。
王振不紧不慢地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文件。
他将那份文件展开。
递到李靖的面前,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我说过,我,我们,都不会死!”
李靖皱着眉头,接过了那份文件。
入手的一瞬间。
他的心就是一沉。
这文件的用料很特别,触感光滑坚韧。
色泽洁白如雪,
绝非大唐所能生产的麻纸或皮纸。
仅仅是这一张纸。
就透着一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巧与先进。
他的目光落在纸面的文字上。
文字倒是他能看懂的方块字,用一种极为工整、规范的宋体印刷而成,清晰无比。
最顶端,
是四个醒目的大字:【任命书】。
李靖的视线缓缓下移。
“兹任命大唐鸿胪寺丞王振,为黔州特别事务全权代表使节;任命副使刘宏、张启......为黔州代表使团随员。”
“即日起,王振使节一行,将代表我黔州,前往大唐都城长安,就双边关系及未来发展,与大唐皇帝李世民陛下,展开友好、和平的正式访问与会谈。”
“望大唐沿途官府,予以便利,确保使团安全。”
落款处,
是“黔州元首办公室”的鲜红印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