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考核:一共有一百道问答题,涵盖了大夏古武的方方面面,两个小时的时间,按照完成最多题目,准确率最高的原则进行排名。本次考核不会淘汰,但是每个准学员的名次将作为实战考核的参照…”
意思很简单,名次越是排名靠后,在实战考核阶段遇到的对手将会越强大。
“第一题:试论大夏古武招式的渊源,并简单的画出来。(最少写出五个招式并进行简述)”
“第二题:以影视剧为参照,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简单叙说少林古武的理论意义。”
“第三题:根据大夏古武发展的沿袭规律,说一说如何在现今社会重新定位古武的地位和价值。”
“…”
“第五十二题:一寸短一寸险是一种辩证的看待长短的态度,请分析这句话在现代自由搏击和传统武术中的具体体现!”
“…”
一百道题,密密麻麻二十大张,厚厚的一叠,即使将这些题目看完恐怕都需要一个小时,好在考核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将这些题全部答完。
“变态!难道元宗武道院不知道还有一个统一高考吗?”
凌天宇将卷子整整齐齐地码在桌子上,神态自若地走了出去,坐在门口眯缝着眼似乎正在打瞌睡的监考翻了翻眼皮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有说,又眯起了眼睛。
练功区占地面积极广,大部分面积都被青草所覆盖,放眼望去,绿树葱茏,遮挡了视线,偶尔有阵阵喊打的叫声传来。
除了最多的椰树,武道学院中栽植的大多是常青植物,因此在这里很难明显地分清四季。
凌天宇兴之所至,信步向喊打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为了将各个不同的古武流派分别开来,在练功区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场地划分,每个比赛项目都会有三个到五个不等的常规露天练功场。
每个练功场之间并没有建以高墙而形成大院,而是以紫藤缠绕形成了紫藤墙和紫藤门,而且各种不同品种紫藤的栽植在元宗武道院中随处可见,因此,当地亦有人称之为紫藤武道院。
紫藤墙高约两米,透过密密的叶片空隙,可以看见里面正有几人在训练。
在十大武道院中因为导师和古武流派的差异,武道院也会自发地组织一定的团体,元宗武道院中这样的小团体也有不少,不过可以将之归为三个大的团体:拳脚、刀剑和暗器。
很多文字的描写中,对于暗器这种算不上光明正大的武技大多持有贬低的态度,但是不可否认,暗器的威胁绝对是最大的,尤其在武道院中,这个团体也最受人尊重,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在不知不知觉之间中了别人的暗算。
空气中偶尔传出来“嗖嗖”的破空声,足见其腕力之大。反正无事可干,凌天宇隐身在树荫下,仔细地向练功场看去。
练功场的面积呈狭长型,宽约二十米,长度至少在五十米开外。其间竖立着几十个高矮大小不同的标靶。
连霍是武道院二年级的学员,出身于一个飞石暗器世家,虽然早已没落,却也有祖上流传下来一些巧妙的暗器手法。
入学的第二个月,就击败了武道院众多有名的暗器好手,如今在武道院中,除了三年级的郑宇笙,再无人可以撼动他的地位。
连霍身高在一米八以上,身材健美而修长,眉目之间隐隐含有一丝少年得志的傲气,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那是逼人的英气。
“嗖!”破空之声传来,一片薄薄的不规则白色石片,急速旋转着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瞬息之间在三十米开外一个小小的标靶中心留下了一个印痕。
“连霍,你是怎么做到的?石块的直线目标和标靶之间至少相差在五米以上!”一个皮肤白皙的女孩惊讶地问道。
在连霍的身边围着五六个青年男女,他笑吟吟地说:“石片虽然极难控制,但是因为它具有不规则的缺口,因此在飞石中杀伤力也是最大的!只要能够精准地感受到石片飞行的轨迹,合理的利用风速,很容易就能够做到的!”
紫藤墙外的凌天宇不由轻轻皱了皱眉头,当日在青云福地的时候他是利用天地之力才能够将高尔夫球送进每一个球洞中。
他能够感应到这个连霍的身上没有丝毫天地之力的波动,完全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小时候他也经常用小石片在水面上打水漂,比之圆形的不规则卵石更加难以控制。
连霍又道:“石片在高速旋转中不仅增加了速度,而且飞出的距离比一般的石块更远,不过因为旋转,石片不可能在空中保持一个固定的形状,按照我们用右手的习惯,石片会在空中划过一道不断向左倾斜的弧线。我们右手用力在石片的边缘,出手的瞬间,石片自然会顺时针也就是向右急速旋转,按理说应该偏向右方,为什么弧线最终都会向左呢?”
说实话,凌天宇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闻言不由仔细听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