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杏的心中,并没想到求助哈德里。长官那么忙,常常在外面好几天才回城堡。
他经常问她需要什么,即使她没说,也总是给她礼物,有霍斯和卡尔的,就有她的份。当然,也有给妻子埃莎的。
长官已经给了自己这么多,她怎么可以再去烦他。她要靠自己。
在庆国,她当时都能去保护怀孕的姐姐了。如今,她要自己保护自己!
城堡里,早回家的霍斯到处在找赵杏。往常这个时候,她早回来了啊。今天去哪儿了?
霍斯骑着自行车就出来,往教会学校的方向去找她。骑了好一会儿,才看见赵杏推着车,一步一挪地慢慢走着。
那形单影只的小身影,在夕阳下、大自然草甸的金色光晕间,显得是那样渺小又孤寂。
霍斯碧蓝幽深的瞳孔一缩,心里也不知为何,抽痛了一下。
他赶紧蹬车,待骑近了一瞧,看到赵杏黑发散乱、蝴蝶结歪了,脸都哭花了。
自从她来家里,还从没哭过呢。
“杏,你怎么了?”
小杏不想说,她被浓浓的屈辱感笼罩。今天,领头的那个本来还要打她的。她肚里还有孩子,被推了好几次,幸亏身体没有事。
难受和痛苦的不是身体,是那颗心。甚至,她也不知道那些男孩是谁,也不认识。
小杏看着霍斯关切的眼神,欲言又止。沉默地走了好一会儿,才说出这句。“我没事。”
霍斯和她一起推车走,侧着脑袋,不停看她的表情。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他会弄清楚的。不过这时候,得让“水果”开心。
“杏,我今天在学校里学了拉丁文。”他转移她的注意力。“你要不要听?”
“拉丁文,是什么文?”
霍斯索性把车停在一棵大树下,让她也停下。
“笔记本给我。”
他伸手,赵杏从包里掏出来递给他。
霍斯在上面写了好几个拉丁词汇,一个个教她。
此时,德**事院校的高中年级,也不是普通孩子能上的,都基本上是贵族阶层和有钱人家孩子垄断。
文科中学以古典语言和宗教理论为主。核心课程中拉丁文、希腊文,每周占比最高。德语文学相当于语文课,还教宗教、伦理学。
这些拉丁文,赵杏在教会学校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甚至埃莎也是学不了的。但城堡里有藏书的图书馆,如果她们想学,可以请家庭老师去城堡里教。
哈德里知道知识的力量,连自己家佃农的孩子,都鼓励他们去读书,更不会阻止自己的妻子埃莎。
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和文字,立即吸引了小杏的注意力,她忘记了难过和哭泣,去看霍斯给她讲的。
霍斯对自己想法的奏效很得意,跟她讲了好久,直到把当天自己学的,都教会了她。
夕阳下,这一对少年在树下坐着的身影,被起伏的草甸丘陵遮挡住了,谁也看不见。
*
霍斯虽然在军事学校受的是斯巴达式教育,摔爬滚打、格斗都是常事。
但他斯文得很,又不像哥哥去了军队历练,之前都没正经跟人动手、打过架。
他秉性喜欢绘画、音乐、航海知识、读书,还拉小提琴,打小的梦想,是做一个老师。
但是占据国家权势地位的容克贵族,传统非常顽固,就是长子继承制。长子可以继承家族全部财产和地位,而其他的儿子,则要自谋生路。
这比庆国的嫡子、庶子继承规则还要苛刻。父亲去世,那些庶子多少还能得一点儿遗产,而容克的非长子,基本上什么都得不到。
即使爹妈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其他儿子跟长子都是一个妈生的,也得净身出户。
那么这些儿子是什么出路 ? 就是鼓励他们青年时代就练体能、从军啊,去打仗、去抢、去挣军功、提高军衔,为自己奔前程。
这也是国家整体尚武、军国主义滋生的原因。
所以哈德里的一个叔叔汉克,自从率军队去了非洲殖民地任总督,还乐衷于此、都不爱回国了。因为去那儿能当土皇帝,留在德国本土没地位、没财富啊。
同样的,摆在霍斯面前的出路,也是从军,上军事院校、当军官。
哥哥哈德里服役从军、是之前他的个人兴趣,也是家族下一辈军事精英的姿态和代表。
但现在哈德里放弃了军功,下一任家族“兵王”,就得是霍斯和卡尔。
就算他们对从军没兴趣,可是家族要求男孩在12岁,就进入预备军官学校,接受军事化管理和体能训练、斯巴达式教育。未来至少服役一年,先获取候补军官资格。
他们上的所谓市中学,就是具备传统军事训练功能的院校,里面没有女孩。毕业出来的都是送去做军官。
体能、素质锻炼、包括打猎射击各种,都得练。
不止如此,艾徳勒克也重视人文知识。从他家祖母开始的规矩,贵族教育全方位的,绘画、音乐、乐器、马术、剑术通通都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