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安自问不是什么好人。
对他好的他自当十倍百倍的偿还,但若是对他不好甚至还对他颇为嫉恨的,他自然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们。
这叫礼尚往来!
“如果真的是被全村所有村民都抵制的话,这件事就不让他们参与了。”
乔安说了这话后杨村长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李村长和郭村长对此也没有其他异议,以德报怨这种事也是要分情况和分人的。
“平均来算不行,按人头分也不行,这分配方式还真的不好弄。”李村长为难的蹙起了眉头。
身为村长,他不说在每件事上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怎么也要让大家信服。
李村长的话得到了杨村长和郭村长的认同,他们的本心都是想让乡亲们多赚些钱,但此事一个没弄好就容易产生问题。
乔安思忖了一下开口道:“既然平均算不行,按人头来也不行,不如我们把两者结合一下?”
“怎么说?”郭村长连忙问。
“就拿西河村来说吧!西河村一共是二十二户人家,租种的下等田一共是一百四十亩,平均下来每户差不多就是六亩左右。但每户人家的人口数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七八口人,有的只有一两个人。”
人口多的自然有更多的劳动力去种更多的土地,但人口少的人家即便是想种也没那么多的精力。
“我们也不强制规定每户人家种多少土地,我们制定出一个范围让乡亲们自己去选。”乔安道:“比如西河村,就可以制定每户人家最多可以租种七亩地,超过七亩还想租就不行了。同时,我们也要保证每户人家最少也有三亩租种的地。”
三位村长听了乔安的话后都沉默了好一会儿。
“办法倒是可行…”李村长道,“不过要是土地没有分配完怎么办?”按乔安刚才的算法,最多七亩,最少三亩,中间的悬殊可不小。“剩下的土地分配给谁都说不过去。”
杨村长摸摸下巴道:“我倒是觉得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地可以种,老百姓的积极性肯定高,只要家里人口数多一点的,肯定都会选择租种七亩,这样就相当于把人口少的那些人家头上的土地分走了。
“我也没担心过这样的情况。”乔安笑着道,人口少的人家毕竟是少数,因为夏朝是按照户头来收取赋税的,一般来讲,没有特殊情况的人家都是不会分家的,“但若是真的出现了,那就按照报名的顺序来分配就是了。”
机不可失。机会摆在每个人面前都是一样的,勇敢的人抓住了就享受他该享受的权益。
这很公平不是吗?
郭村长:“我赞同!”这种情况就像之前乔安让他们种蓼蓝时一样,报名在前面的人就能先得到蓼蓝苗,而报名在后面的就要等先报名的领完了再说。
李村长细细的琢磨了一番后也开口道:“我也认可。”
“我也是。”乔安的办法确实是现目前看来最好的,因为乡亲们有一定的选择权。
自己的选择产生的后果自然是自己来承担!
这话小孩子都知道。
“既然都认同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乔安拍板把这件事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报名和土地划分的事了。”
就算是下等田也有位置好坏的分别,在租金一样的情况下,乡亲们肯定是想种位置好一点的土地,这是人之常情。
“我建议按报名顺序抓阄。”郭村长道:“这事回去后肯定要开个全村大会来好好说一说,然后想要租种的村民就来报名,等报名完成之后,我们把每一块下等田的位置都写下来,然后按照报名顺序来抓阄,抓到哪里就是哪里。”
“甚好!”李村长拍着大腿激动道。
“抓阄确实公平。”抓阄是各村解决事情时最常用的办法,杨村长没有任何意见。
“我也觉得抓阄不错。”田地位置的好坏全凭个人手气,抓到好的就是好的,抓到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怪不了任何人。
说了这么久的话,可算是把事情商议定了,乔安刚准备开口把三位村长留下来吃个便饭,三位村长就急匆匆的告辞了。
他们要赶紧回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乡亲们,然后准备报名的事情,这样才能尽早把土地划分好,等到年一过,他们就能开始计划种蓼蓝的事情了。
三位村长走得飞快,乔安觉得他们的腿都快跑出残影了,想要留人硬是没留住。
乔安看着三位村长的背影感叹:这速度,比他还跑得快!
刚转身准备往屋里走,脚一抬起来乔安就想起来了,“我把要带给容哥儿和轩哥儿的东西搞忘了!”这两天忙着处理这件事,乔安有小半个月的时间没去看看他们了,自然也就没有把刚得到的红糖、大枣还有鸡蛋拿给他们。
上一次去杨李两家看望两人时,李容和杨轩都说入冬了这手脚总是冰凉怎么也捂不暖和,乔安回来就去问了康大叔,得知是两人手脚冰凉是因生产后身体尚未恢复导致的,乔安就回来让人准备了这些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