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大比因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被迫中止。
原本如火如荼的擂台比斗悉数暂停,广场上的人群却并未散去,反而在各种猜测和议论中躁动不安,所有人的心思都已不在比赛本身,而是聚焦于那个被执法弟子搀扶下去、浑身是血的身影,以及他所引发的巨大疑云。
张大山被直接送往了看管更为严密、专用于处理此类事件的“刑律堂”侧殿疗伤点。
几名精于医术的执事弟子面无表情地为他处理伤口,清洗、上药、包扎,动作熟练却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漠。
尤其是处理他左臂上那细小的针孔时,一位年长些的执事仔细探查了许久,眉头紧锁,指尖灵力流转,试图分析残留的异种能量,但那“破罡针”的特性便是极难追踪源头,最终也只能摇摇头,先用特制药膏封住伤口,阻止那阴毒能量的进一步扩散。
丹药被喂下,温和的药力化开,稍稍缓解了撕心裂肺的剧痛和极致的虚弱,但经脉的灼痛和气血的亏空并非一时半会儿能够恢复。
张大山意识模糊,时而清醒,时而昏沉,每次短暂清醒时,都能感受到周围投来的、那种审视的、冰冷的、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剖开的目光。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果然,当他伤势稍稳,不再有的生命危险后,问话便立刻开始了。
问话的地点并非公堂,而是设在疗伤静室旁的一间狭小石室内。
石壁冰冷,只有一张石桌,几把石凳,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负责问话的,是两位面色肃穆的执法堂执事,修为皆在筑基期,目光锐利如刀,带着长期的刑讯工作养成的威严和压迫感。
李长老并未亲自前来,但谁都知道,他必然在幕后密切关注着这里的一举一动。墨长老也未曾露面,他的态度显得更加微妙。
“张大山,”为首的方姓执事声音低沉,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核心,“你入门五年,修为长期停滞于练气四层,资质评定为下下。
为何能在一个月内,实力突飞猛进,乃至在外门大比中连胜强敌,甚至越两阶击败赵干?”
问题直白而尖锐,如同冰冷的矛尖,直刺要害。
张大山靠在冰冷的石壁上,脸色苍白,呼吸依旧有些急促。
他艰难地抬起头,迎上那两道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心脏因紧张和虚弱而剧烈跳动。但他脑海中,却死死回响着徐易辰将那枚玉简递给他时,那看似随意却重若千钧的叮嘱“莫要声张”。
以及系统那冰冷的警告:“任何关于本系统的信息泄露,将触发最高等级清除程序。”
他用力咽了口唾沫,干裂的嘴唇翕动着,用嘶哑而虚弱的声音,重复着早已在心中预演了无数遍的说辞:“回...回执事,弟子不知为何,只是觉得往日太过懈怠,愧对宗门故而此番大比前,发了狠心日夜不停苦修...不敢有丝毫懈怠......”
“苦修?”另一位马姓执事冷哼一声,声音提高了几分,“什么样的苦修,能让你一个月内脱胎换骨?能让你拥有那般精准的闪避和远超修为的反应速度?张大山,你最好从实招来!隐瞒欺骗,罪加一等!”
强大的灵压若有若无地笼罩下来,让张大山的呼吸更加困难。
他身体微微颤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和一丝被质疑的委屈,低下头,声音更低了:“弟子...弟子不敢欺瞒,许是上次被赵干师兄他们...教训之后...心中憋了一口气日夜所思,都是如何变强此次大比,被逼到绝境,或许真是心有所感,临场突破了某种关窍弟子也...也说不清楚......”
他将一切都归结于“憋了一口气”、“临场突破”、“说不清楚”,这种模糊不清、无法证伪又带点玄学色彩的说法,是底层弟子在面对无法解释的进步时最常用的托词。
“临场突破?”方执事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那枚玉简呢?据赵干昏迷前含糊指控,你有一枚能助你修炼的奇异玉简!从何而来?现在何处?”
来了!最关键的问题!
张大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但脸上却努力维持着茫然和困惑:“玉简?什么奇异玉简?弟子是有一枚玉简,是之前一位不认识的师兄好心所赠,说是有静心凝神之效,但弟子用了两次,感觉并无大用,似乎灵气早已耗尽,就是块废品后来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或许是在杂役时掉了吧......”
他这番话,七分假三分真,将玉简的来源推给“不认识的师兄”,将其功效定义为“无效的废品”,并将其下落归于“丢失”,完美地契合了一个底层弟子可能的行为逻辑。
“丢了?”马执事显然不信,猛地一拍石桌,“搜!”
等候在外的两名执法弟子立刻进来,毫不客气地对张大山进行了彻底的搜查。
他那个破旧的储物袋被里外翻了个底朝天,里面除了几块下品灵石、一些最基础的疗伤药、一套换洗的破旧衣物以及那柄宗门发放的制式青钢剑外,空空如也,根本没有什么玉简的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