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婉儿的心神,如同最细微的触须,缓缓探向心湖深处那株七彩琉璃般的心种幼苗。
越是靠近核心,那股冰冷、死寂、漠然的“终焉”意味就越是清晰。
那几粒暗金微粒仿佛沉睡的凶兽,对外界的探知毫无反应,只是本能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秦婉儿没有试图去触碰或刺激它们,而是谨记师尊“和而不同”的教诲,尝试着去理解、去感知这种力量的“本质”。
它冰冷,是因为它代表万物终结后的绝对宁静?
它死寂,是因为它蕴含一切活动平息后的最终状态?
它漠然,是因为它超脱了所有情感与执着的纠缠?
这种感悟并非认同,而是一种超越善恶对立的客观认知。就如同理解黑暗并非为了拥抱黑暗,而是为了更好的追寻光明。
在这种奇特的“认知”状态下,秦婉儿的心种之力似乎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暗金微粒充满排斥与敌意,反而散发出一种包容、疏导的意念。
渐渐地,那些暗金微粒散发的冰冷死寂之气,不再像之前那样狂暴地侵蚀四周,而是变得“温顺”了一些,甚至开始随着心种之力的流转,进行着一种极其缓慢而有序的循环?
虽然依旧无法调动或控制它们,但至少,那种失控爆发的风险似乎降低了。
秦婉儿心中稍定,继续沉浸在这种奇特的“内观”之中,细心体会着两种截然相反力量之间那微妙的平衡点。
时间一点点过去。当秦婉儿再次睁开眼时,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变得更加深邃、宁静,仿佛能容纳万物生灭。
守在一旁的董砚立刻察觉到秦婉儿的变化,眼中露出惊喜与欣慰之色:“婉儿,你…”
“师尊,弟子似乎…找到了一点与它们共存的方法。”秦婉儿微微点头,指尖一缕七彩心念之力流转,其中竟隐隐夹杂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灰色气流,但这股气流不再充满破坏性,反而显得异常“稳定”。
“好!好!好!”董砚连说三个好字,心中大石稍稍落下。虽然离彻底解决还很遥远,但这无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切记,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时刻守住本心清明。”董砚郑重叮嘱。
“弟子明白。”秦婉儿乖巧应下。
就在这时,张牧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师尊,朝廷与各宗派的代表已陆续抵达圣院,武将军与孟院主请您前往主持大局。”
最终之战的动员,开始了。
董砚点点头,对秦婉儿道:“你好生休养,外面的事有为师。” 他起身走出静室,秦婉儿看着师尊离去的背影,默默握紧了拳头。
秦婉儿必须尽快掌握这股力量,才能在这场大劫中帮到师尊,而不是成为累赘。
圣院广场,此刻已是人山人海。
朝廷精锐、各大修仙宗门、武道世家、乃至许多隐世不出的散修老怪,在征魔令与末世危机的双重驱动下,纷纷汇聚于此。
人数虽众,却秩序井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台之上那道青衫身影上,充满了期盼、敬畏、以及一丝疑虑。
董砚登台,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末世已至,天道倾危,缘由想必诸位已皆知。归墟之眼,乃万界之敌,旨在吞噬一切,重塑终末。此战,非为一门一派之存亡,乃为此界万物生灵之延续,乃为文明火种之存续!”
“避无可避,唯有一战!” 董砚话语不多,却直指核心,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决绝与力量。
“然,归墟虽强,并非无懈可击。”董砚话锋一转,给予了众人希望。
“吾已寻得上古文明遗泽,知其弱点所在。此战之要,在于同心!在于信念!”
“朝廷将布‘护世大阵’,需各州郡齐心协力,提供资源,疏导地脉,汇聚人道愿力!”
“各宗各派,需摒弃门户之见,组成战阵,演练合击之术,应对归墟魔潮!”
“所有修士,皆需登记入册,听从统一号令,各司其职!”
“凡怯战、通敌、扰乱秩序者——杀无赦!” 最后三字,董砚声音转冷,带着天人境的无上威严,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每个人心头,让一些心怀鬼胎者顿时冷汗涔涔,不敢再有丝毫异动。
“吾等愿遵圣师号令!共抗天倾!护我家园!”武镇岳率先单膝跪地,高声怒吼。
“愿遵圣师号令!共抗天倾!护我家园!”下方万千修士齐声响应,声浪震天,浩然的战意与信念冲霄而起,竟暂时驱散了天空的阴霾!
董砚抬手虚扶,一股柔和之力托起众人。接下来,便是繁琐而具体的分工与部署。朝廷与圣院早已制定好详细方案,各方势力根据自身特点,被编入不同的序列,或是负责阵法维护,或是组成攻坚战队,或是负责后勤丹器…
整个青州,乃至整个天下,都如同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而有序地运转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