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砚东临神都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大胤王朝!
圣院董圣之名,早已因青州力挽天倾、言出法随诛灭归墟领主而响彻寰宇。
如今,这位传说中的人物,竟要亲赴神都!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是圣道与皇权的最终对决?还是归墟浩劫下的救世之举?
神都内外,暗流汹涌,人心浮动。
底层民众与寒门学子:消息如同燎原之火,在坊间巷尾疯狂传播。无数曾受苛政盘剥、向往圣院教化理念的百姓,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心中燃起卑微却炽热的希望。
一些不得志的寒门学子更是激动不已,暗中串联,期盼着苏圣能涤荡朝堂浊气,开辟新天。
世家门阀与朝堂官员:则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与抉择。依附冯延年一系的顽固派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加紧串联,欲做困兽之斗。
一些原本摇摆、或被圣院理念隐隐触动的官员,则心思活络起来,暗中传递信息,试图与圣院搭上关系,为自己留条后路。
更有一些野心家,嗅到了改天换地的机遇,开始秘密布局。
江湖宗门与仙道势力:反应各异。武道圣地“霸刀门”门主放出豪言,欲领教董圣“以理服人”的手段;
仙道魁首“玉虚宫”则紧闭山门,宣布封山百年,不问世事,显然不愿卷入这滔天漩涡。
一些与圣院有旧,如曾被点化的妖族等势力,则暗中派遣精锐,悄然向神都方向靠拢,意图在必要时助拳。
钦天监与皇城禁卫:在冯延年的严令下,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全力运转。
玄星子不顾重伤,坐镇观星台,以星辰之力监察神都内外一切异常空间波动。
无数身着暗金符文甲胄、气息彪悍冰冷的“暗影卫”如同鬼魅般穿梭于神都的大街小巷,执行着清洗与镇压的命令,神都上空笼罩着肃杀的血腥气息。
而这一切风暴的中心——董砚,却如同闲庭信步。
董砚没有撕裂空间直接降临神都,也没有御风而行招摇过市。他只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一双普通的布鞋,如同一个最寻常不过的游学书生,沿着官道,一步步走向那座巍峨的东方雄城。
董砚的步伐不快,却异常坚定。每一步落下,都仿佛与脚下的大地产生着某种奇妙的共鸣。
山川河流的灵韵,草木生灵的呼吸,乃至沿途城池村落中升腾的、或惶恐或希冀的众生心念,都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汇入董砚周身那无形的圣道气韵之中。
董砚走过饱受归墟余毒侵扰、刚刚开始重建的城镇,目睹了百姓眼中的麻木与对新生的渴望。
董砚走过被世家豪强圈占、民不聊生的村落,感受到了底层怨气与对公道的呼唤。
董砚走过关卡森严、盘剥苛重的驿站,体味着王朝腐朽制度下的压抑。
这一切,都化作董砚眼中的波澜,心间的明镜,圣道感悟的资粮。
董砚并非漠然,而是在行走中,更深刻地理解着此界人道沉沦的根源,印证着真儒之道“明理、养气、立心、立命”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圣院在张牧之的主持下,如同一座进入最高戒备状态的战争堡垒。
山河御界全开,融合了李石最新领悟的“御之极意”与圣碑守护法则,化作七彩与土黄交织的巨型光罩,笼罩整个圣院核心区域,固若金汤。
圣道监察网在吴青松的全力推演下,范围扩展至整个青州边界,重点监控神都方向的一切能量异动与空间波动,如同圣院延伸出去的眼睛和耳朵。
卫道军在李石的魔鬼操练下,日夜在砺锋谷中与模拟的归墟邪魔、神都金甲卫厮杀,战意与守护信念被锤炼得如同百炼精钢。
秦婉儿则坐镇净心堂与百草园。她心湖中的青金符文在经历皇城惊魂后,与渊守心印的羁绊更深,对生命守护之道的领悟更上一层楼。
秦婉儿以自身蜕变后的生命圣辉滋养着那株仅存生机的七彩小树,同时将青金净化之力融入圣院地脉,构筑起一张覆盖整个圣院的“生命净化结界”,预防一切可能的邪术诅咒与精神侵蚀。
秦婉儿时常立于圣碑之下,望着东方,眼中充满了对师尊的担忧与坚定守护的信念。
圣院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他们知道,师尊此去,是为圣道开前路,为青州乃至此界搏未来!
他们能做的,就是守好这圣道之源,成为师尊最坚实的后盾!
十日后。
神都,已然在望。
那是一座何等雄伟的巨城!高达百丈、绵延不知几许的暗金色城墙,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太古巨龙,散发着沉重、威严、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城墙之上,无数巨大的符文炮台闪烁着幽冷的光芒,身披暗金符文重甲、气息彪悍的禁军如同钢铁丛林,来回巡弋。
九座巨大的、如同龙首般的城门楼,分别对应着九个方位,隐隐构成一个玄奥的阵势。
更令人心悸的是,此刻的神都上空,并非朗朗晴空,而是被一层厚重粘稠、如同融化的暗金琉璃般的光幕所笼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