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砚一句“待客至”,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圣院刚刚经历立道之战、天道反噬、暗蛊筛查,尚未完全喘息,更大的风暴已然在青州之外酝酿。
“谨遵师命!”张牧之率先躬身领命,脑后的圣道法相光环光芒流转,散发出定鼎乾坤的威严,“牧之即刻安排!”
圣院这台刚刚升华的机器,在董砚的意志下,高效运转起来。
内查余毒:
张牧之坐镇中枢,浩然正气化作无形的“正气天网”,以圣道源碑为核心,层层铺开,覆盖整个升华后的圣院区域。
此网非攻非守,重在“监察”与“压制”。
任何潜藏的污秽阴邪之力,在此网之下都将无所遁形,显化异常。
同时,他颁布严令:所有弟子、教习、杂役,无论身份高低,伤势轻重,三日内,需每日辰时、午时、酉时,于圣院演武场集合,接受一次集体正气洗礼与生机扫描。
此乃强制措施,违者以叛院论处!
吴青松则一头扎进了圣院新生的“格物殿”。
他以之前筛查出的七名感染者残留气息、净化过程数据、以及董砚推演水镜中捕捉到的指令烙印特征为基础,结合圣院升华后更加活跃精纯的地脉灵气与文脉之力。
开始全力推演、构建一个更加精准、覆盖范围更广、甚至可以尝试反向追踪指令源头的“暗蛊侦测预警大阵”。
幽蓝的星图在殿内明灭不定,无数符文如同活物般自行组合演变。
秦婉儿则带领着通晓医理、擅长净化之法的弟子,驻扎在临时设立的“净心堂”。
一方面,负责照料那七名被净化后极度虚弱的感染者,以生命圣树之力滋养他们受损的神魂与道基,帮助他们恢复。
另一方面,她心湖中的青玉符文与渊守心印保持着微弱的共鸣,持续释放着温和的净化波动。
如同无形的涟漪涤荡整个圣院,重点关照那些曾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预防潜在的二次污染或潜伏爆发。
外固守御:
李石的任务最为直接。他坐镇圣院外围,黄金战神虚影并未收起,反而如同山岳般矗立在圣院正门上空。
土黄色的厚重战气与七彩圣辉交织,化作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的“山河御界”,将整个圣院笼罩其中!
此界以守护为核,融合了他对“御”之真意的最新领悟,不仅物理防御力惊人,更能极大削弱、迟滞任何带有恶意、污秽、混乱属性的能量冲击。
同时,他亲自挑选了一批领悟了守护、防御真意的精锐弟子,组成“卫道军”,日夜巡弋在御界边缘,警惕任何来自外界的异常靠近。
圣院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建筑表面的圣道符文在苏砚的意志下被彻底激活,如同呼吸般明灭。
地脉灵气被有序引导,在圣院下方形成复杂的守护灵络。
文脉之力化作一道道流淌着智慧金光的符文锁链,隐没于虚空,构筑起针对精神冲击与邪术蛊惑的屏障。
整个圣院,如同一头从沉睡中苏醒的巨兽,收起了爪牙,却亮出了坚不可摧的鳞甲。
渊守心印在圣碑顶端永恒燃烧,其温润的光芒洒遍圣院每一个角落。
它虽无法主动揪出每一个潜伏的暗蛊,但其蕴含的守护与净化意志,却如同无形的灯塔,为所有心神正直、向道坚定的弟子提供着庇护,无形中压制着那些潜藏的恶意,使其不敢轻易显露。
三日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飞快流逝。
圣院内,在正气天网、青玉净化涟漪以及每日三次的强制筛查下,再无新的暗蛊感染者被发现。
那七名被净化的同门,在秦婉儿不惜耗费本源的精心调理下,伤势和神魂都稳定下来,虽然依旧虚弱,但眼中已有了神采,对圣院、对董砚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后怕。
圣院内部,在经历最初的恐慌后,反而因为共同面对危机而变得更加团结,凝聚力空前高涨。
圣院外,李石的山河御界稳如磐石。
青州大地在圣碑心火的光芒持续照耀下,生机勃勃,重建工作也在当地官府和圣院外派弟子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然而,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氛,却在青州与外界接壤的区域弥漫开来。
来自其他州府的商队、游历修士明显减少,一些原本与青州有往来的势力也传递来模糊不清、甚至暗含警告的信息。
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青州外围悄然收紧。
第三日,黄昏。
夕阳的余晖给山河御界镀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边。李石如同亘古存在的黄金雕像,盘膝坐在御界光幕之上,闭目调息。
突然,他紧闭的双眼猛地睁开,两道锐利的金光刺破暮色,投向东方天际!
来了!
只见天际尽头,一艘庞大、华丽、散发着煌煌威压的楼船,正破开云层,朝着圣院方向疾驰而来!
楼船通体由某种暗金色的灵木打造,船身雕刻着盘龙绕柱、麒麟踏云的图案,船首更有一尊巨大的玄龟雕像,龟甲上铭刻着繁复的符文,散发出厚重的防御灵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