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资本”那面巨大的数据屏幕上,“系统性压力指数”如同被无形的手缓慢而坚定地推升,已经从温和的绿色区域,迈入了代表压力积聚的黄色区间,并坚定地朝着橙红色区域迈进。屏幕上关联的数十个关键市场指标——VIX恐慌指数、国债信用利差、美元流动性指标、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都如同被拉紧的琴弦,发出令人不安的嗡鸣。
张默站在屏幕前,仿佛置身于即将到来的金融风暴的风眼之中。四周是死寂的平静,但他的感知却捕捉到了远方那正在疯狂旋转、积蓄着毁灭性能量的云墙。
他的“尾部风险对冲”组合,价值已经开始悄然攀升,如同温度计中的水银,预示着地壳下奔涌的岩浆。那些提前布局的、具备抗跌性或反向受益的资产,也开始显露出相对强势。
一切都按照他预判的剧本在发展。
然而,就在这看似大局已定的时刻,一股极其尖锐、冰冷的“风险脉冲”,如同淬毒的匕首,猛地刺入了张默那覆盖全球的宏观感知网络!
这股脉冲并非来自市场本身自然的风险积聚,而是带着一种……人为的、恶意的、且精准定位的 气息!它如同一个信号放大器,强行扭曲并放大了某个特定区域(欧洲某个高负债经济体)的银行业流动性压力,试图人为地提前引爆这个本就脆弱的火药桶,引发连锁反应,加速全球危机的到来!
烛龙!他们终于不再满足于潜伏和试探,而是选择了主动介入,试图将这场可能到来的系统性危机,引导向更剧烈、更不可控的方向!他们想利用这场危机,作为他们“归墟之触”计划的掩护,或者……干脆将危机本身,变成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他们动手了!”张默眼神骤然锐利如刀,那股人为制造的风险脉冲,在他的感知中如同黑暗中的烽火般显眼。“目标是‘阿尔卑斯信托银行’,他们在人为制造挤兑预期!”
几乎在张默话音落下的同时,猞猁的紧急通讯接了进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墟’!出事了!市场上突然出现大量关于‘阿尔卑斯信托银行’资不抵债的匿名分析报告和恐慌性传闻!其CDS(信用违约互换)价格瞬间飙升了300%!储户和机构都在疯狂询问和试图转移资金!这绝不是自然形成的恐慌!”
胖子和阿雅也立刻从数据流中捕捉到了异常。大量来源不明、但极具煽动性的负面信息,如同病毒般在特定渠道传播,精准地 targeting “阿尔卑斯信托银行”最薄弱的环节——其持有的巨额某陷入困境南欧国家国债。
“他们在利用信息武器,定点爆破!”阿雅快速分析着信息传播路径,“手法非常专业,绕过了常规的监管过滤,直接 targeting 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群体!”
这是一个阴险而高效的策略。不需要动用庞大的资金去直接攻击,只需要在最脆弱的时间点,用最精准的信息匕首,刺向最薄弱的阿喀琉斯之踵,就能引发雪崩效应。
如果“阿尔卑斯信托银行”真的因此倒下,其持有的巨额资产将被恐慌性抛售,必然牵连整个欧洲银行体系,进而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信心渠道,将恐慌迅速传导至全球,极大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间将张默预判中“即将到来”的风暴,升级为“立刻发生”的海啸!
届时,张默精心构建的“尾部风险对冲”组合固然能获得巨额收益,但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将远超金融范畴,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无数普通人将失去工作和储蓄……这与他运用能力获取资源、对抗烛龙的初衷背道而驰!
而且,一旦危机以这种人为的、剧烈的方式爆发,市场将陷入彻底的混乱和非理性,他那些基于理性分析和风险传导路径布局的“抗跌资产”,也未必能完全免疫于这种全面的恐慌。
烛龙这一手,不仅狠辣,更是将张默逼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是顺应大势,任由甚至助推危机爆发,从中攫取最大利益,但同时可能造成无法预估的广泛灾难?
还是……逆势而为,试图去阻止这场被人为点燃的、即将席卷一切的金融野火?
张默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数据和可能性。他“看到”了如果“阿尔卑斯信托银行”倒下可能引发的灾难性传导路径;他也“感觉”到烛龙隐藏在幕后的、那冰冷而期待的目光。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
胖子和阿雅都紧张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决定。猞猁在通讯频道那头也屏住了呼吸。
张默缓缓闭上眼睛,并非逃避,而是将感知提升到极致,穿透那人为制造的信息迷雾和恐慌噪音,去触摸那更深层次的、属于市场本身的“韧性”与“修复力”。
几秒钟后,他猛地睁开眼,眼中不再是冰冷的计算,而是多了一丝决绝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