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金身裂痕与新政初啼**
玛门化身那巨大的黄金手掌因阿史德体内被点燃的人性微光而凝滞的刹那,谢清晏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
她不再将昆吾之力用于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将其高度凝聚、提纯,化作无数缕细微如丝、温暖如春晖的金色光线。这些光线不再带有强力的净化意味,而是充满了安抚、唤醒与连接的意念。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触须,绕过玛门化身挥舞的巨臂,精准地射向密室四周——射向那些散落在地的、印有邪眼符号的契约文书,射向墙壁上镶嵌的、沾染了贪婪气息的宝石,更分出一缕,再次连接上痛苦挣扎的阿史德!
“嗡——”
当温暖的金色光线触及那些契约时,纸张上扭曲的邪眼符号剧烈波动,仿佛被烫伤般发出无声的尖啸,其蕴含的贪念烙印被强行安抚、削弱。镶嵌的宝石光芒黯淡。而阿史德,在又一声痛苦的嘶吼后,眼中竟短暂地恢复了清明,他看着那尊恐怖的黄金怪物,眼中充满了恐惧与后怕,随即瘫软在地,失去了意识。
更重要的是,谢清晏感受到,通过这种“连接”,她似乎微弱地影响到了玛门化身本身!那纯粹由贪婪构成的黄金之躯,在人性之光的照耀下,表面竟然泛起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水波般的涟漪!
“有效!”谢清晏精神大振。这尊邪神以贪婪为食,以贪念构筑身躯,那么,与贪婪相对的人性光辉——亲情、责任、怜悯、知足……便是它的克星!昆吾之力作为守护与生机的力量,正是引导和放大这人性之光的绝佳媒介!
与此同时,地面之上。
诡异的金雨仍在飘洒,帝都的混乱在加剧。但萧逐渊的铁血手段起到了效果,九门紧闭,巡防营强力弹压,大规模的骚乱被遏制,但人心中的贪欲被放大,小规模的抢夺、争吵仍在不断发生。
萧逐渊站在城楼,看着这座在金色雨幕中躁动不安的巨城,眉头紧锁。他接到了谢清晏通过特殊玉佩传来的、简短的意念信息——“贪念克星,乃人心之光”。
他瞬间明了。光靠军队镇压只能治标,必须唤醒被蒙蔽的人心。
“传令!”萧逐渊声音沉毅,传遍城楼,“所有将士,以十人为一队,深入街巷,敲锣示警,高声呼喊:‘金银虽好,不及亲情!财物虽重,难换心安!守护家人,守望邻里,谨守本心,共渡难关!’”
“另,持本王手令,开启官仓,在各大街口设立粥棚,无偿施粥!告知百姓,朝廷在此,必不使一人饥寒!所有趁机抬高物价、囤积居奇者,立斩不赦!”
冰冷的刀锋与温暖的粥棚,肃杀的警告与人性的呼唤,同时在这座被贪欲笼罩的城池中展开。起初,效果甚微,但在军队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呼喊中,在那一碗碗冒着热气的薄粥前,一些被贪婪冲昏头脑的百姓,眼神开始逐渐恢复清明。他们想起了家中等待的父母妻儿,想起了平凡却安稳的生活……
一点,两点……越来越多的人性微光,在帝都的各个角落,艰难却顽强地重新亮起。这些微光虽然微弱,却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开始对抗天空中那放大贪欲的金雨领域。
皇宫,慈宁宫。
荣懿太后与萧逐渊相对而坐。殿外依旧能隐约听到丧钟和骚动,但殿内气氛却有一种诡异的平静。
“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虽为嫡长,但性情懦弱,非守成之君,更遑论开拓。瑞王……已伏诛。”太后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宗室之中,成王老迈,其余诸王皆庸碌。靖亲王,你以为,该由何人承继大统?”
萧逐渊目光低垂,语气恭谨却毫无波澜:“臣乃外姓亲王,只知护卫社稷,皇统继承,乃天家之事,臣不敢妄议。唯听太后与宗人府、内阁公议。”
太后深深看了他一眼,知道这是他的表态,不插手,不站队,只维持稳定。她缓缓道:“先帝幼子,七皇子萧启明,年方六岁,生母早逝,由哀家亲自抚养,聪慧仁厚。哀家意,立七皇子为帝,由哀家……继续垂帘辅政,直至皇帝成年。”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立幼帝,太后继续掌权,避免了太子登基可能带来的外戚干政或宗室内斗,也暂时安抚了各方势力。
“至于你,靖亲王,”太后话锋一转,“护国有功,稳定朝局亦是首功。哀家拟加封你为‘摄政王’,与哀家同辅幼帝,总揽军政要务。待皇帝成年,还政于朝。你以为如何?”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摄政王,位极人臣,权势更在以往之上。但同时也意味着将被推至风口浪尖,承担所有责任,成为各方势力的靶子。
萧逐渊抬眼,与太后目光相接,片刻后,他缓缓起身,躬身一礼:“臣,萧逐渊,领旨谢恩。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幼主,护卫大胤江山社稷。”
他接下了。并非贪图权位,而是深知,在此内外交困、邪祟隐现之际,唯有掌握绝对的权力,才能更好地守护他想守护的一切,包括那个正在地底与邪神搏命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