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兜里有钱,就算没票也能在鸽子市置办到不少东西。
当然,这里的物价要比市面上贵些。
市面猪肉卖八毛一斤时,鸽子市就要一块多。
此外,各种票证也能在这里交易。
当心些。
于莉叮嘱道。
夜色已深,见丈夫这么晚出门,于莉难免有些担心。
......
李卫国骑着自行车离开四合院,直奔鸽子市。
京城有好几个鸽子市,南锣鼓巷附近有个小的,天桥那边则是个大集市。
李卫国这次去的是个大鸽子市。
这里的货物可比小集市丰富多了。
在集市外停好车,李卫国打着手电走了进去。
放眼望去,集市里人头攒动,有摆地摊的商贩,也有四处转悠的买家。
要说最抢手的,还得数粮食。
眼下正值粮食紧缺的年月。
城里人虽有定量,但成年人每月也就二十来斤,孩童十几斤,工人三十多斤。
定量吃完了,人们就只能来鸽子市买粮。
像李卫国家这样顿顿荤腥的,看着确实扎眼。
不过系统早就帮忙打点好了。
虽说这年头挨饿的人不少,但像李家这样吃香喝辣的也不止一户。
有人眼红是难免的,可要想举报李卫国,得先掂量后果。
诬告可是要担责的。
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婆婆提着满满一篮鸡蛋出现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若用粮票购买,每个鸡蛋只需五分钱,但在这自由集市上,价格涨到了八分钱,即便如此,人们依旧争相抢购,毕竟这里不需票据。
这年月,人们连温饱都成问题,母鸡产下的蛋自然也比往年小了许多。
李卫国来集市并非为了采购粮食——他从不缺这个。
集市上能买到的粮食,他的系统空间里应有尽有;即便集市上没有的,他也储备充足。
若将系统里的粮食拿出来售卖,成为万元户对他而言易如反掌。
在系统激活前,他来集市的确是为了粮食。
如今,他的目标变成了淘换古董、黄金和玉器。
停在一个玉器摊前,各式玉件琳琅满目:和田玉、鸡血石、翡翠……
和田玉素有美誉,价值连城,但这集市上的所谓和田玉,十有 ** 都是赝品。
想在这儿淘到真品,难如登天。
玉石价格昂贵,常人又难辨真伪,故而买家寥寥。
相比之下,黄金摊位前总是人头攒动。
只要看到有人出售黄金,李卫国便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此刻他手中把玩着两块和田玉,却难以断定真假。
要是系统能奖励一双鉴宝慧眼该多好。
他在心中暗自嘀咕。
正闲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少女称不上多么美丽,却格外耐看,圆润的脸庞透着福相,正是娄晓娥。
按照原本的命运轨迹,她本该嫁给许大茂,最终沦为,被一群吸血鬼啃噬殆尽。
幸亏李卫国那封匿名信扭转了乾坤,让她逃过了嫁给许大茂的厄运。
娄晓娥的父亲是轧钢厂董事,手握厂里股份。
当年人称娄半城的娄父,即便将大部分家产捐给国家,如今依旧家底丰厚。
别说自行车、缝纫机这些紧俏货,就连小轿车,娄家也是有的。
李师傅?娄晓娥也发现了他。
她常去轧钢厂,李卫国又曾随厂长多次登门娄家,两人自然相熟。
娄晓娥对这位年轻师傅颇有好感。
若李卫国尚未婚配,娄家多半会招他做女婿,而她本人也定然愿意。
可惜,他早已娶妻生子。
虽说对娄晓娥印象不错,但李卫国心里清楚,这份好感远未上升到男女之情。
娄晓娥是个好姑娘,可惜成分不好;再说,她的美似乎总差那么点让他心动的味道。
相处越久,反而越觉得少了些火花。
谈情说爱这种事,终究讲究个眼缘。
若只为贪图娄家财产,那又另当别论了。
李卫国对娄家的财富并无觊觎之心,尽管娄家资产丰厚,但拥有系统的他并不在意。
眼下李卫国的身家虽不及娄家,可凭借系统的助力,未来超越娄家也并非难事。
娄晓娥没料到会在鸽子市偶遇李卫国。
“娄晓娥。
”李卫国微笑着向她点头致意。
两人并肩在鸽子市闲逛,一路闲聊。
见娄晓娥似乎没有明确的采购目标,李卫国推测她是来购买票证的。
娄家虽不缺现金,但各类票证紧缺,尤其是粮票。
新社会背景下,娄家已遣散佣人,购买票证这类不便公开的事务由娄晓娥出面也合情合理。
当然,这只是李卫国的推断,事实未必如此。
当有人叫卖粮票时,娄晓娥果然上前交易,从兜里掏出的钞票足有数百元。
原着中娄晓娥确实受了委屈——千金之躯下嫁许大茂尝尽艰辛。
在娄家顿顿有肉的生活水准,嫁给许大茂后恐怕每月能吃上一次肉都算奢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