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眼里闪过一丝怨恨:这老虔婆的心肠怎么这么硬?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孙子的命重要?
此刻她恨不得掐死这个吝啬的婆婆。
可贾张氏死活不松口,她也无计可施。
狠狠瞪了婆婆一眼,她咬牙跑回四合院。
为了赶时间,生平头一遭坐了回公交车。
刚进院子,就看见小当带着槐花在玩耍,贾东旭正悠闲地晒太阳。
棒梗在医院躺着,你跑回来干什么?贾东旭皱着眉头问。
医药费要二十三块八,我上哪儿弄这么多钱?
听说要这么多钱,贾东旭也吃了一惊。
秦淮茹冲进屋里就开始翻箱倒柜。
她知道丈夫和婆婆都有私房钱,今天非要找出来不可。
见她在屋里翻找,贾东旭顿时慌了:你发什么疯?没钱不会去借吗?死脑筋!
他生怕秦淮茹真找出藏着的钱来。
秦淮茹在屋里翻箱倒柜,心中苦涩不已,真是母子连心,一个德行。
她当年怎么就瞎了眼,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嫁进贾家。
现在后悔也晚了。
自从进了贾家门,秦淮茹就像掉进坑里,再也爬不出来。
“贾东旭怎么不干脆死了算了?”她忍不住想。
贾东旭瘫痪后,她过得更是煎熬。
要是他直接死了,厂里还能多赔点抚恤金,日子反倒轻松些。
光是贾东旭的药费和口粮,每个月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隔壁陈大麻子也瘫痪,可人家天天糊火柴盒,挣个一毛两毛的,多少能补贴家用。
贾东旭下半身不能动,手却好好的,可就是懒得干活。
秦淮茹心力交瘁,别人家都是齐心协力,可贾家却各怀心思。
贾张氏手脚利索,贾东旭也有手有脚,俩人明明能干点零活。
棒梗年纪小,但也能勤工俭学。
可惜,贾张氏和贾东旭把钱藏得严严实实,秦淮茹翻遍家里也没找着。
没钱给棒梗看病可不行,医生说了,再拖下去恐怕有生命危险。
无奈之下,秦淮茹只能出门借钱。
她想了想,先去找一大妈。
一大妈正独自在家织毛衣,见秦淮茹突然跪在面前,吓了一跳。
“小秦,你这是干啥?”一大妈手足无措。
“一大妈,棒梗病得厉害,医药费要二十三块八,我实在拿不出……”秦淮茹泪如雨下,“求您借我二十块钱,我一定还,可以打欠条!”
“你婆婆不是有钱吗?”一大妈皱起眉头。
“她那性子您还不知道?”秦淮茹满脸绝望。
一大妈一听,心里直冒火。
贾张氏还是人吗?孙子都快没命了,还捂着棺材本不放?
平日里装得疼孙子,全是假的!
看着秦淮茹哭得可怜,一大妈心一软,借了二十块钱给她。
虽说救急不救穷,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出事。
不过,欠条还是得写——毕竟是二十块钱,如今两家关系也不比从前,防着点总没错。
秦淮茹立下字据后,一大妈借了她二十块钱。
她又添了三块八,手头所剩无几,连贾家日常开销都难以维持,却也管不了许多。
秦淮茹心底愈发阴暗起来。
往后这一个月,她打定主意不再管贾张氏和贾东旭的吃食,只求自己和三个孩子填饱肚子。
贾张氏要闹,旁人要说闲话,秦淮茹全不在意。
如今这日子,比她在乡下时还要艰难。
嫁进贾家原想过好日子,谁曾想反倒吃苦受罪。
最叫她痛心的是错失李卫国,悔恨交加之下,心思渐渐扭曲,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癫狂。
下班路上,易中海领着二愣子往家走,手里还提着刚买的烤鸭。
到家后,一大妈便将秦淮茹借钱的事说了,欠条也递了过去。
秦淮茹是穷,可她婆婆准能掏出二十块,傻柱每月还给她十块钱呢!易中海越想越气。
贾家有钱却不肯拿出来,这让他窝火得很。
二十块钱拿去给二愣子买肉多好,偏生借给了秦淮茹,怎么算都亏得慌。
欠条上既没写还款期限,也没提利息。
这么一张纸,只能证明秦淮茹借了钱,至于何时还,根本说不准。
要是贾家一直穷下去,这钱八成要不回来。
等秦淮茹死了,她儿女更不会认账。
等于白送了二十块钱。
虽说易中海月薪九十九块,可平白没了二十,还是肉痛。
贾张氏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
一大妈叹了口气。
她本不想借,终究是心软。
连亲孙子都比不上钱,这老太婆忒没人性!我看棒梗长大了也不会养她。
易中海冷声道。
想到老伴自作主张借出去的钱,他心里直冒火。
医院里,秦淮茹刚交完医药费,贾张氏就瞪着眼逼问:钱哪来的?
她生怕秦淮茹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反正秦淮茹上了环,倒不怕闹出人命。
我跪着求一大妈借的,说好一年内还清,不然就得算利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