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一掉眼泪,傻柱就扛不住了,咬牙摸出两块钱递过去。
秦淮茹嫌少,但也知道他就这点能耐。
递钱时,傻柱趁机碰了碰她的手,换来一个白眼。
人走远了,傻柱还咧嘴傻笑——两块钱换一次肌肤之亲,值了。
他没瞧见秦淮茹转身时眼里的轻蔑。
傻柱待她再好,秦淮茹心底也瞧不上他。
若没有李卫国,或许还能将就,可跟李卫国比,傻柱差远了。
如今他就是个扫大街的,工资低、带不回剩菜,还是个劳改犯。
虽说成分好、有手艺、有户口和房子,可对秦淮茹早没了吸引力。
再说那房子,房契还攥在何大清手里呢。
从傻柱家出来,秦淮茹又挨家敲门借钱。
转遍全院,统共只凑到七块三毛六。
她把钱塞给秦母:剩下的我再想法子。
秦母脸色铁青——原以为二十块不难借,没成想这般艰难。
村里穷得叮当响都能借几块,贾家连这点钱都掏不出?分明是不愿给!
天黑了,秦母连个落脚处都没有。
贾张氏把她关在门外,钱不借,连半块窝头都舍不得。
秦淮茹端了碗水给母亲,思来想去,只得带她去求聋老太太收留。
老太太点点头应下了。
秦淮茹松了口气,秦母却心如刀绞——亲家如此绝情,女婿不闻不问,女儿也指望不上。
老太太瞧出她的怨愤,只是叹了口气,终究没说什么。
当年老太太确实看错了李卫国,着实小瞧了他。
贾家行事太过分,贾东旭娶到秦淮茹就该知足,却非要逼着李卫国赔礼道歉,还索要赔偿,甚至在背后造谣生事,故意败坏他的名声。
见李卫国既不认错也不赔钱,贾家竟想把他赶出大院。
可以说,贾家是把李卫国得罪狠了。
但那时老太太也没有替李卫国说过半句话。
如今看着贾家接二连三出事,秦淮茹日子越过越苦,老太太暗自思忖,这或许就是报应吧!
做人终究不能太缺德。
自从贾东旭残废后,贾家就没消停过——贾张氏摔断腿、脸上长瘤子;棒梗手指被老鼠夹夹断、屁股被狗咬、少了个蛋、还瞎了只眼;至于秦淮茹,名声更是一天不如一天。
现在整个四合院几乎没人待见贾家。
老太太巴不得早点把贾家赶出去。
虽说对秦淮茹还有几分同情,可老太太觉得她这是自作自受。
秦淮茹刚走,秦母就来找老太太抱怨。
老太太不爱听时就装聋作哑。
正说着话,秦母的肚子突然咕咕叫起来。
厨房还剩两个窝头。
老太太提醒道。
秦母也不客气,直接去厨房拿了窝头吃。
......
许大茂家里。
两口子正说着闲话。
贾张氏真不是个东西。
黄慧庆幸自家婆婆没那么刻薄。
秦淮茹对贾家仁至义尽,贾张氏却处处刁难她。
现在秦淮茹母亲来了,贾张氏更是变本加厉。
就是个老虔婆。
许大茂嗤笑道,满脸幸灾乐祸。
秦淮茹要是不跟贾东旭离婚,我都瞧不起她。
黄慧愤愤地说。
离婚?想都别想。
许大茂看得透彻,虽然贾张氏作妖,但秦淮茹绝不会离婚。
要没孩子倒还可能,可她现在带着三个孩子。
贾张氏心里也明白,这三个孩子就是秦淮茹的软肋。
不过棒梗现在跟贾张氏不亲了,连奶奶都不叫,整天死老太婆地喊。
其实贾张氏今天这么闹,未尝不是在试探。
要是秦淮茹态度强硬些,贾张氏肯定服软。
聊了会儿,两口子便睡下了。
第二天清早,秦母准备回乡下了。
李卫国正在刷牙,看着她落寞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虽说有些同情,但他并不打算帮忙。
非亲非故的,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要是帮了秦淮茹母亲,于莉难免多想,秦淮茹也可能误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说了,帮多少合适?给少了不好看,给多了更不妥,干脆不帮最省心。
秦淮茹娘家日子艰难,可这世道谁又容易呢?
若是有交情在,李卫国或许会伸手拉一把,可惜并无这份情谊。
送走母亲后,秦淮茹匆匆赶往工厂。
清晨连口早饭都没顾上吃,她对贾张氏的怨恨更深了。
暗自咬牙打定主意,非得把婆婆送回乡下不可。
冲进厂门时差点误了钟点,秦淮茹抚着胸口直喘——幸好没迟到,否则那点微薄工资再扣去些,日子就更难熬了。
车间主任皱着眉头瞪她:干活拖沓,下班跑得比谁都快,上班却总踩着点到。
这般工作态度,转正的事自然还得往后拖。
易中海在机床前瞥见秦淮茹,连个招呼都懒得打。
从前指望傻柱养老,才顺带给秦淮茹行个方便——那傻柱就像头被缰绳拴住的驴,缰绳另一头攥在秦淮茹手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