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C……极限亚光速的动能冲击……”
沈渊喃喃自语,手指在虚空中轻轻一点,
调出了重粒子光束炮的当前最大射速参数——0.9C。
“也就是说,以我们目前的武器水平,
还无法摧毁我们自己造出来的这面‘盾’。”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另一行标注为红色的警告。
“但对反物质光束无效,接触即引发湮灭反应。”
沈渊缓缓吐出一口气,脸上的兴奋之色收敛了些,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评估。
“看来,它并非某些幻想作品中描述的那种绝对无敌的物质。”
他揉了揉眉心,低声自语。
“但在现有实战环境下,它几乎就是不可摧毁的。”
他直起身,在实验室内踱了几步,
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这种材料的应用场景。
如果能将议会主力战舰,比如青龙级,
或者蜂群主宰级的外层装甲全部替换成这种材料……
那它们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微微加速。
但就在这时,星海那平静无波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沈渊,报告后续部分关于材料应用可行性评估,
存在严重限制条件,建议你优先阅读。”
沈渊脚步一顿,立刻回到控制台前。
“调出应用评估部分。”
光幕上的内容迅速切换。
当看到关于材料密度的数据时,沈渊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密度……”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干涩。
报告显示,由于原子核被极度紧密地锁定,
这种强相互作用材料的密度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仅仅是设想中一块巴掌大小的该材料,其质量就堪比一座小型山脉。
“如果……如果将青龙B型旗舰的外层装甲全部替换为此材料……”
沈渊下意识地进行了模拟计算。
随着他的指令,光幕上快速构建出青龙B型旗舰的模型,
并模拟了装甲替换后的质量变化。
当最终数字跳出来时,连沈渊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庞大的质量所带来的引力效应,
在模拟中瞬间形成了一个恐怖的引力源!
模型显示,战舰自身会因为这无法承受的质量而瞬间坍缩,
其引力场强度甚至足以扭曲周边的空间,
影响范围可达数个天文单位,堪比一个小型黑洞!
别说航行了,它自身的存在就会成为一个毁灭性的灾难!
“引力……是引力!”
沈渊看着模拟画面中那艘被自身引力撕碎、
并吞噬周边虚拟星体的战舰,眉头紧紧锁在一起。
他之前专注于材料本身的强度,却忽略了质量带来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现有的反重力技术,是基于对常规引力的抵消和模拟。”
他低声分析着,语速加快。
“但其调节上限,远远达不到平衡这种黑洞量级引力的程度。”
他握了握拳,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脑海中刚刚构建起的、关于无敌舰队的蓝图,
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消散。
一股强烈的失望感涌上心头,
但很快被他强大的意志力压了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思考。
“星海,以我们目前的技术,这种材料的实际应用途径有哪些?”
他沉声问道,目光重新投向光幕。
“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可行性较高的应用方向如下:”
星海立刻回应,光幕上列出条目。
“一,制造特种动能导弹或鱼雷。
利用其无坚不摧的特性,以高速撞击方式摧毁敌方高价值目标,
如虫族母巢或大型舰船核心。”
“二,制造小型突击艇或侦察机核心撞击部位。
限于体积和质量,其引力效应可控,
但需配备大功率反重力引擎以克服其引力和惯性。”
“三,作为特定科研环境下的防护或承载材料。”
沈渊默默听着,眼神闪烁。
导弹?小型突击艇?
这与他最初设想的、全面提升舰队防御力的目标相去甚远。
“而且,生产这种材料,
需要重新设计和建造专用的‘强相互作用力锻造炉’。”
星海继续补充道,
调出了相关的设备设计草图和一些初步的能耗、原料估算。
“现有的元素熔炉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
和精度来完成原子核级别的结构锁定。”
“同时,由于材料密度极高,
生产单位体积材料所需的原始原子数量极其庞大,
原料消耗将是同等体积三号振金的数千倍甚至上万倍。”
看着那令人咋舌的原料需求清单,沈渊沉默了。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
目光仿佛穿透了实验室的墙壁,投向了那片无垠的星空。
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兴奋或失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