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次粒子束流被多重引力场强行压缩至极限。
再以独特频率激发的实验中。
一道前所未有的、凝练到近乎实质的暗红色重粒子光束,
瞬间洞穿了一号振金材料做成的标靶!
测试标靶并非被高温熔穿,而是从分子层面被狂暴的重粒子洪流直接撕裂、粉碎!
“成了!”
沈渊猛地一拍控制台,声音带着嘶哑的兴奋。
“重粒子光束炮,测试威力……
达到原‘雷殛级’主炮的10倍!
超越毒牙舰队‘刺猬级’主炮理论值5倍以上!
超越比邻星新款火力投射舰预估主炮威力3倍以上!”
星海汇报出测试结果。
几乎同时,护盾实验室也传来捷报。
星海的声音再度响起:“新型全频能量护盾系统测试成功!
采用多层动态耦合力场,结合比邻星护盾自适应技术,防御系数提升十倍!
对粒子束、动能弹、能量冲击的抗性均大幅增强!”
“好!”沈渊长舒一口气,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巨大的喜悦。
武器的代差,被他硬生生地扳了回来,甚至实现了反超!
然而,巨大的威力与强悍的防御,必然带来恐怖的能耗。
当新型的重粒子光束炮和能量护盾系统在原型舰上全功率运行时。
舰载的热核聚变反应堆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嗡鸣,能源读数瞬间飙红!
星海冷静地汇报:“重粒子光束炮和全频能量护盾的能耗……极其恐怖。
现有星舰标配的12TW热核聚变反应堆,即使满负荷运转。
也仅能勉强支持一门主炮和全频能量护盾的峰值输出。
无法支撑长时间高烈度作战,更无法支持副武器阵列和曲率引擎同时高负荷运行。”
“能源……又成瓶颈了。”
沈渊揉了揉眉心,疲惫中带着无奈。
科技树一环扣一环,突破一处,另一处短板立刻显现。
“立刻启动热核反应堆升级项目!目标:30TW输出!”
他没有任何停顿,再次下达指令。
又一个月后。
一座体积明显增大了一圈、内部结构更加复杂精密、
能量导管粗壮如龙的反应堆原型机在船坞工厂完成总装。
它运行时散发的能量波动让周围的空气都微微扭曲。
“30TW黄级大型热核聚变反应堆,测试通过!输出稳定!”
星海的声音带着确认。
沈渊看着这庞然大物。
眉头并未完全舒展:“30TW,暂时也足够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了。”
“根据当前材料科技和聚变约束模型推演。”
星海平静地说道:“热核聚变堆的理论极限输出约在100TW左右。
但达到该输出所需的堆芯体积和磁约束强度……
将导致反应堆体积增大至目前30TW型号的3倍以上。
这……将超出现有主力星舰的设计容纳空间。”
沈渊看着推演结果,眼神深邃:“100TW……极限吗?明白了。
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极限的问题,留待未来突破。
星海,将重粒子光束炮、全频能量护盾、30TW热核反应堆定型。
命名为‘破军’重粒子光束炮、‘玄武’全频能量护盾、‘烛龙’热核反应堆!”
就在武器护盾系统取得突破的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传来。
“综合所有‘深空拓荒者’及‘深瞳’舰队传回的‘曙光’引擎运行数据。”
星海汇报道:“经过总计超过数万次曲率跳跃,累计航行时间超过半年。
‘曙光’曲率引擎原型机及其量产型号表现稳定可靠。
曲率泡持续最长时间记录:174小时(约7.25日)。
引擎核心冷却需求时间稳定在30分钟。
未发现影响作战使用的系统性缺陷或性能衰减。”
“好!终于等到这一刻!”
沈渊精神大振:“星海,启动全军换装升级计划!
所有现役星舰,包括战斗舰、后勤舰、工程舰,全部进入船坞工厂。
加装‘曙光’曲率引擎,并根据舰种类型。
同步更换相应的‘破军’炮、‘玄武’盾和‘烛龙’堆!
所有星舰改造升级完毕后,全力建造‘磐山级’重装护盾舰、
‘雷殛级’火力投射舰、‘共鸣者级’中枢指挥舰。
以及前面完成测试的‘天梭级’高速突击舰!”
“指令确认。”
星海的声音带着一丝高效的韵律。
“目前太阳系各基地总计一万五千三百座大型船坞工厂。
预估48万星舰换装升级周期:1个月。
新型星舰建造任务排入生产建造序列。”
命令下达,整个太阳系的工业力量如同精密的战争巨兽般全速运转起来。
冥王星、月球、火星轨道、小行星带……
每一座船坞工厂都灯火通明,机械臂挥舞如林。
一艘艘星舰驶入船坞,被拆解外壳,嵌入幽蓝的“曙光”引擎核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