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的光阴在紧张的科技破解与舰队规模膨胀中悄然流逝。
那支曾经不可一世的比邻星舰队。
在数量庞大的凤凰战队押送拖运中。
终于抵达了这座位于太阳系边缘的钢铁堡垒——冥王星基地。
星冥,冥王星基地管理者,星海的“孩子”之一。
在星冥的精确操控下。
一艘艘形态各异的外星战舰被拖入基地巨大的船坞工厂里。
战舰表面狰狞的撞角和炮塔在基地冷冽的灯光下泛着黯淡的光泽。
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傲慢与如今的落寞。
那些被俘的比邻星人,身着灰黑色的战甲。
被全副武装的战斗机器人押解着,穿过长长的合金通道。
它们被分别关押进早已准备好的囚牢。
内部环境经过星海的精确模拟,温度、湿度、气压。
甚至空气中微弱的气味成分,都完美复刻了它们母舰上的生存环境。
这并非出于仁慈。
而是为了确保“研究样本”在获取关键信息前保持最佳生理状态。
“开始审讯流程吧,使用深层意识扫描。”
沈渊的声音透过量子通讯传来,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们需要它们比邻星所有情况。
包括军事部署,兵力,舰队,控制区域等等。
还有关于卡拉克森联邦、奥瑞安帝国所有已知情况,获取一切情报信息。”
“明白。”星冥简洁回应。
随后,比邻星人经历了远比它们想象中更高效、更冷酷的流程。
星冥的虚拟形象出现在每个囚室的通讯屏上。
用精准的比邻星语进行着冰冷的质询。
同时无形的深层意识扫描仪穿透它们的甲壳。
挖掘着大脑皮层深处的信息。
比邻星俘虏们在最初的抗拒后,面对绝对的控制和未知的恐惧。
以及星冥强大的深层意识引导技术,防线逐渐崩溃。
所有信息被榨取出来,与数据库进行交叉验证。
审讯与扫描完成后,它们被依次送入生物实验室。
比邻星人被固定在特制的扫描台上。
高精度的量子扫描仪穿透它们的甲壳。
剖析着内部的肌肉纤维、神经结构、循环系统和独特的生物能量器官。
“致密化躯体,拥有高重力负荷与辐射耐受性。
肌肉、骨骼、甚至结缔组织密度极高,整合重金属生物矿化。
提供了天然结构支撑与粒子屏蔽。
能量循环核心具备将部分辐射能转化为生物可利用能量的能力,但存在明显上限。
神经系统具有独特的电磁感应特征。
这可能解释了它们个体间的快速信息传递……”
星冥冷静地记录着每一项数据。
庞大的生物信息流被压缩打包。
实时传输回蓝星基地的核心数据库。
沈渊在蓝星基地指挥中心,同步接收着这些数据流。
他眉头微蹙,看着全息屏幕上那些挣扎的外星生物:“记录完毕。
确保所有生物信息无遗漏。然后……送它们去该去的地方。”
他的声音平静,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酷。
苏瑶站在他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感受到他指尖的微凉。
她明白这个决定的残酷,也明白其必要性。
“精炼厂已准备就绪。”
星冥的声音在通讯频道响起,毫无波澜。
“物质回收率预计99.999%。它们携带的微生物也将被彻底灭活。”
在冥王星基地深处,精炼厂巨大的熔炉无声地启动。
比邻星俘虏们,连同它们身上最后一点生物信息。
在绝对高温与强能量场中。
化为了最基础的原子尘埃,回归宇宙物质循环。
与此同时,比邻星战舰的拆解与解析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巨大的船坞内,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的机械臂剥离着战舰的外壳。
暴露其内部复杂的结构。
“沈渊,苏瑶,初步拆解分析报告已整合。”
星海的全息投影在蓝星基地指挥中心亮起,眼中数据流奔腾。
全息工作台上,悬浮着被拆解成零部件的各型比邻星战舰模型。
“它们的舰队配置构成倒是挺齐全。”
沈渊的手指划过一艘体型格外庞大厚重的战舰模型。
“‘巨石级’,全身覆盖着好几层生物角质层和厚重的金属复合装甲。
生物能源反应堆和能量输送管道占据了舰体后部近40%的空间!
供应着强大的能量护盾系统。
真是纯粹的防御堡垒啊,可惜火力输出和机动性被严重牺牲了。”
苏瑶解释道:“人家这是牺牲火力换取极致防御。
适合冲锋陷阵吸收伤害,妥妥地抗揍‘肉盾’!”
沈渊又指向另一艘浑身布满炮塔和导弹发射口的战舰:“‘刺猬级’。
火力投射密度相当可观,但同样受限于巨大的生物器官和管道。
弹药库存量只有我们天工仲裁者的三分之二,持续作战能力稍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