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 > 第62章 我是省长林锡光1

我叫林锡光1882 年生人,祖籍福建长乐科是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举人。也曾留学日本师范学校。在清末时做过学部主事,广州琼州师范学堂监督,宪政筹备处筹备员等职位。

在民国初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第三科主事、教科书编纂纲要审查会审查员。

我现在是甘肃省省长。

我站在金城城楼的垛口边,指尖抠着被风沙磨得发毛的青砖。风是打西北来的,卷着黄蒙蒙的沙,扑在脸上时带着股土腥味,像有无数细沙往毛孔里钻。

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串黑点点在挪动,是灾民的队伍——他们大概是从靖远那边过来的,黄河决口后,那边的村子十有**被淹了,能活着走到金城的,都是把力气熬干了的。

身后传来靴底碾过砖石的声音,是常敬之派给我的卫兵。他们站得笔直,腰间的枪套是新鞣的牛皮,被风擦得发亮,枪套上的铜扣在日头下闪着冷光。

这是常敬之的规矩,无论我去哪,至少带一个班的卫兵——他总说“民政是根,枪杆子是护根的土”,可我知道,这既是护着我,也是在替他盯着这片地。

前年他把全省民政的印信塞给我时,就在这城楼上。那天风也大。

当时他披着件旧军大衣,领口磨出了毛边,手指点着城下的黄土:“林省长,甘肃这地方,我拿枪杆子按住了,可按住了不等于活了。你是读书人,懂怎么让地里长粮食,怎么让百姓不饿肚子。你只管干,兵我给你,谁敢捣乱,你不用报我,直接崩。”

他顿了顿,喉结动了动,声音沉了些:“我只要一样——甘肃不乱,百姓不反。”

我当时握着那方冰凉的印信,只觉得手心发烫。

他是甘肃唯一的军阀,六万军队攥在手里,三万老兵是跟着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刀劈过宁马的骑兵,枪打穿了青马的帐篷,剩下三万新兵也跟着剿过匪、修过工事,手上都沾过血。

德军顾问正在城郊的兵营里整军,听说要按德国陆军的章程练,可就算没整完,他要想在甘肃横着走,也没人敢说个不字。

他把民政扔给我,无非是因为我是福建人,在这西北的黄沙地里没亲没故,翻不起浪,又懂些政务——说白了,我是他选的“稳压器”。

可我要的不止这些。

我来甘肃三年了,头一年就遇上大旱,地里的麦子枯得像草,第二年黄河决口,第三年蝗灾。

灾了五六年,地裂得能塞进小孩的胳膊,黄河要么瘦得像条带子,露出河底的鹅卵石,要么就涨得跟疯了似的,漫过堤岸吞房子。

去年冬天我去乡下,见着个老太太把树皮煮了煮,往嘴里塞,嚼得满脸是渣,说“嚼碎了能顶饿”。常敬之靠枪杆子按住了流民,没让他们成匪,可按住了肚子饿,按不住心里的慌。

我在江南待过,见过苏南的水网,河渠像织网似的铺在地里,春天时渠边的柳树发了芽,稻苗绿得能滴出水。

我不想只做个“别让百姓反”的省长,我想让这苦地方也能有渠有水,有苗有粮。我想等将来翻史书,哪怕只记一句“民国十二年始,林锡光治甘,兴水利,辟荒田,灾民得安”,就够了。

要干这些,先得让灾民动起来。人闲下来就容易生事,饿极了的人更是如此——可让他们拿锄头比让他们拿枪难。

我见过那些灾民,一个个瘦得颧骨突出,眼窝陷进去,走路都打晃,你让他们挖井修渠,他们只会盯着你的粮袋,眼神空得像被风沙刮过的地。

头一步,我把常老三商队刚运到的粮食挪了一半,在金城、天水、武威这三处灾民最集中的地方搭了粥棚。

但我没让敞开了给——因为我明白粮再多也有吃完的时候,得让他们知道饭是挣来的。

我让人做了“工票”,竹片削的,上面刻着“一工”,挖一天井给两张,一张换两碗稠粥,另一张攒着,以后能换种子、换农具,甚至能抵开荒的租子。

头三天,粥棚外蹲满了人,却没人来领工票。有个穿破棉袄的汉子蹲在棚边骂:“什么林省长?跟先前那些官一个德性!拿粥吊人!”我让管粥棚的县知事别吭声,就盯着把粥熬稠些,不是穷大方——是让他们看见实在,知道这粥不是稀汤寡水哄人的。

第四天晌午,有个瘸腿的老农拄着根枣木拐棍挪过来,拐棍头磨得溜光。

他盯着工票看了半天,又看了看棚里冒热气的粥锅,才哑着嗓子问:“真给粥?挖井真给?”我正好在棚边看账,蹲下来跟他说:“大叔,不光给粥。你挖的井,以后你家先用水;你修的渠,浇的地,要是将来分田,说不定就分你种。”

老农盯着我的眼睛看了半晌,大概是没从里面看出虚情假意,颤巍巍地接了工票,领了把洋镐。

他一开头,后面就有动静了——先是两个年轻些的汉子跟着领了工具,接着是几个妇女,说“就算挖不动,能换两碗粥给娃垫肚子也行”。

到第七天,粥棚外排起了长队,领工票的人从棚子门口一直排到街口,手里攥着竹片的手,都在微微发颤。

但光有热情不行,得有章法。灾民像散沙,不拢到一块儿,干起活来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我让人把各县的知事都叫到金城,在省府的西花厅开了三天会。这些知事都是常敬之换的,要么是退伍的老兵,要么是本地没攀过旧官僚的读书人,没那些“官场经”,老实,就是缺经验。

有个从老兵转来的知事,站起来就说“省长,我只会带兵操练,挖渠修堤我不懂啊”,说得直冒汗。

我给他们划了条线:先保人,再保地。每个县先摸清楚三样事:哪村还有多少人,能干活的有多少;哪片地还能救,是缺井还是缺渠;哪段河堤再不修就要塌,得先垫麻包还是先夯土。

喜欢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请大家收藏:(064806.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