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秋老虎,总带着股子闷得人喘不上气的热。帅府老虎厅的玻璃窗敞着,却没透进半分凉意。
翟文选捏着那份从朝鲜发来的急电上面写着“汉城侨民遭屠戮”“仁川华人商铺尽焚”的字眼,这些文字能冰冻每一个正常人的灵魂。
“朝鲜半岛排华这么厉害吗?这完全就是日本人借题发挥。”翟文选把电报纸往红木长桌上一放,声音压得低,却藏不住发颤,“针对华人的大屠杀都展开了……驻朝领馆最后一封电报,说侨民往咱们东北这边逃,在鸭绿江边被截住了,连孩子都没放过。”
桌旁坐着的人都没吭声。张作相作为吉林省的主官,指尖夹着的烟,烟灰积了老长,没弹,也没抽,眼神落在电报上,却像是没看见字,只盯着纸角那点褶皱发愣。
周濂端着茶碗,盖碗碰着碗底,发出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响,他是讲武堂的教育长,手底下练出来的兵,不少人家里有亲戚在朝鲜做买卖,这会儿怕是早收到消息了,只是没人敢在这儿说。
“咱们救援不了啊。”半晌,张作相才开口,声音很沙哑,“少帅刚让军署拟了令,‘严守边境,不介入朝鲜事务’,说怕日本人借题发挥,说咱们‘出兵寻衅’。”
“借题发挥?”翟文选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青砖地上刮出刺耳的响,“同胞在江对面被人砍头,咱们在这儿怕日本人挑理?那南满铁路上,日本人的兵车天天过,怎么不怕他们寻衅?”
没人接他的话。老虎厅里静得可怕,只有院外偶尔传来的卫兵脚步声,踏得人心慌。
张作相喘了口气,想起前几天找少帅说这事的情形——少帅在书房里躺在榻上抽着鸦片,听张作相说完,只摆了摆手:“老叔,你别跟着瞎起哄。日本人在朝鲜驻军实力比咱们抢的多,真闹起来,咱们占不着便宜,还得丢地盘。”
“也对呀,这是你小六子的江山,你不着急我着急干嘛呢?“”张作相在那一瞬间也想通了。
周濂终于开口了,声音低低的:“西北那边也指望不上。冯玉祥的人驻扎在绥远,上个月还跟汤长官的人在卓资山干了一架,他们这些人都靠不住啊。”
“那南京呢?”翟文选还抱着最后一点指望,“蒋先生那边,中央总该管一管吧!”
臧式毅抬起头,嘴角牵起一抹自嘲的笑:“南京?蒋先生现在顾不上咱们。江西那边,准备建国了,中央军围攻了很久,没占着一丁点便宜。广州更乱,汪精卫他们刚立了新中央,喊着‘反蒋抗日’,实际上还不是为了争权?南京自身都难保,哪有心思管咱们这里的事情。”
翟文选坐回椅子上,看着桌上摊开的几份电报,只觉得眼睛发花。朝鲜的屠杀、西北的对峙、南京的内斗,还有……他想起早上收到的消息,指尖又发紧:“哈密的铁路,昨天全线通车了。”
“通车了?”张作相终于弹了弹烟灰,,“那常敬之的人,怕是要往新疆动了。”
看来甘肃也指望不上了。
翟文选等人正内心苦闷着,外面传来副官急促的脚步声,推门进来,脸色发白:“各位长官,丁先生……丁先生递了辞呈,说要走,在外面和少帅吵了起来。”
“丁力?”翟文选愣了一下。丁力是甘肃派来的情报重建顾问,待了两个月不到,是少帅亲自请来的人,怎么突然要走?
几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老虎厅外传来“嘭”的一声枪声。
众人有点惊惧,赶紧起身,想要出去,就见少帅跌跌撞撞地走进来,脸色铁青的走了进来,他眼神发直,手里攥着一把勃朗宁手枪,枪口还冒着青烟——刚才他故意朝着丁力脚下开了一枪。
丁力跟在后面,穿着藏青色中山装,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脸上没什么表情,从容得很。
“丁先生,你有点不太厚道吧?”少帅走到丁力面前,枪口“咚”地一声顶在丁力的额头上,声音发颤,却带着狠劲,“培训工作只进行到一半,就要撂担子跑路,妈了个巴子,你是不是在耍我?啊?你是不是觉得我张学良好欺负?”
丁力没动,连眼都没眨一下,只是看着少帅,声音平静:“少帅,我不是耍你,是这差事,我干不了。”
周围的人都吓呆了。张作相、臧式毅他们都愣住了,一时半会也不敢上前劝架。少帅这状态,谁上前谁挨枪子。
南京政府派来的陈仪姗姗来迟,他看见场中的冲突,赶紧上前两步,笑着打圆场:“少帅,少帅息怒,丁先生肯定是有难处,您先把枪放下,有话好好说。您看,这么多人在这了,传出去不好看不是?”
他一边说,一边慢慢伸手去拉少帅的衣摆,少帅喘着粗气,瞪着丁力,枪口还顶着,却没再扣扳机。
陈仪又劝:“丁先生是人才,您好不容易请来的,要是气走了,损失的是东北的啊。培训的事,要是丁先生觉得累,咱们先歇几天,不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