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 > 第137章 结局和消耗

民国十九年深秋,金城的第一场雪来得猝不及防。纷飞的雪花落在督军府的坚硬的建筑上,融化成水珠顺着屋檐滴落,像是在为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战争落下休止符。

常敬之站在窗前,望着庭院里被白雪覆盖的老榆树,手指上还残留着翻看账本时留下的墨水——那是他在账本上写写画画不小心留下来的。

“两千万大洋。”林锡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这位甘肃省政府的掌舵人,坐在常敬之座位对面的沙发上,手里还不时翻着一份密密麻麻的报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烧掉了这么多。相当于今年全省总税收的五分之一,够金城附近的老百姓吃三年粮食了。”

常敬之转过身,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热茶,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两千万大洋,这个数字背后,是装甲支队消耗的炮弹、摩托化步兵旅的燃油、医院里源源不断的药品,还有被战火摧毁的桥梁和道路。

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钱没了,可以再赚。陇海西线的建设终于走上了正轨,预计明年六月就能通到天水,到时候从连云港、上海运粮食和物资,运费能省几十倍了,用不了多久,这点损失就能补回来。”

林锡光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常司令,你我都清楚,最难补的不是钱,是人。”

他指着报表上另一组数字,“这次战争,咱们牺牲了一万多名战士,其中装甲试验支队的坦克兵就占了三百多。那些能熟练操作三号坦克主炮、能在戈壁里维修发动机的老兵,不是靠几个月训练就能练出来的。”

常敬之原本比较舒展的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想起了装甲支队、第五、第六师里那些年轻的面孔——有很多都是从他老家招来的子弟兵,还有经过层层筛选跟着白俄技师学维修的小伙子们,还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军校跟着德国教官学习的军校学员。他们中的有些人,再也回不来了。

就在两人为战后变得糟糕的经济形式发愁时,参谋官敲门进来,递上一份文件:“司令,林省长,外面有些舆论不太好。城里的学生和工人在议论,说咱们这场仗打得不值,耗光了甘肃的家底。”

林锡光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皱得更紧了:“是有人在背后煽动。这些言论看似是质疑战争消耗,实则是在动摇人心。要不要让宪兵队去查一查?”

常敬之却摆了摆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堵不如疏。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容易被带节奏,但这不是愚弄他们的理由。咱们要是一上来就抓人、封嘴,反而落了下乘,正好中了背后人的圈套。”

他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这场战争的原因,咱们不用藏着掖着。就明说,是为了打通贸易通道,为了甘肃的利益。战后陇海线通了,粮食能从沿海运进来,物价能降下来,老百姓能吃到便宜的米和面,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至于为什么打?就往南京身上推——是中央政府逼得太紧,咱们不得不打。”

林锡光眼前一亮瞬间也明白了常敬之的意图:“这个说法好!既说了实话,又把责任推给了南京,老百姓容易理解,也能接受。”

“还有那些学生、工人、农民”常敬之继续说道,“不用打压。让教育厅、实业厅、农业厅的人去跟他们谈,称赞他们逻辑学得好,懂得关心甘肃的前途。告诉他们,‘甘人爱甘’的爱国教育没有白受,他们的质疑,是对甘肃负责任的表现。”

这个决定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那些躲在背后煽动舆论的人完全不知所措。他们原本精心策划的一切,都在常敬之等人的这一决定面前土崩瓦解。

在这些人的预想中,甘肃的这帮“狗军阀”肯定会像其他地方一样,采取强硬手段来应对这些质疑和挑战。他们会抓人、封校、打压异见,将教育系统搞得乌烟瘴气,让工业发展陷入停滞,甚至还会对农村基层的建设造成严重破坏。

然而,常敬之他们的做法却完全出乎了这些人的意料。他们不仅没有采取任何镇压措施,反而对这些人的质疑表示了称赞。这种反应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完全打乱了那些煽动者的计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消息是不是出现了错误,或者是常敬之他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无论如何,这个不合理的情况让他们感到万分困惑和焦虑。

就在这些人疑惑不解的时候,甘肃保安司令部里,赵峰正带着手下们忙得脚不沾地。他们早就盯上了那些煽动舆论的人,顺着线索摸下去,很快就抓了一批人。

“爱慕江西的,买张火车票让他们去江西;想回南京的,给他们发路费,让他们滚回南京。”赵峰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名单,语气冰冷,“查实的日本人和联盟人,不用客气,沉到黄河里去,给黄河老母亲增点肥。”

旁边的副官小心翼翼地问道:“那西北军和晋绥军的情报人员怎么办?要不要……”

赵峰摆了摆手:“不用赶尽杀绝。找上门敲打一番,让他们知道甘肃不是好惹的就行。都是国内势力,留有余地,日后好相见。这也是司令的意思。”

短短几天,保安司令部就处理完了所有煽动者。国内的势力被打发走,国外的间谍被秘密处决,金城、西宁这些地方的舆论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老百姓们被转移了视线之后对陇海线通车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他们憧憬着交通便利带来的种种好处。

而参与甘肃舆论危机的学生、工人和农民们,由于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战后的现实问题。

在处理完相关事务后,常敬之决定暂时将军务交由自己的参谋部和影子参谋团负责,以便能够抽出时间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走访那些牺牲战士的家庭。

这些牺牲的战士,都是他的家乡子弟兵。在这个时代,即使是最坏的军阀,对待自己的子弟兵也不会太差。至于,那些不把人当人看的败类,就另当别论了。

喜欢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请大家收藏:(064806.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