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恒一行人在北平停留了三天之后,终于踏上了离开的旅程。然而,就在他们离开之后,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却接踵而至。
首先,常大伯家中的管家王伯突然染上了风寒感冒,病情迅速恶化,最终不幸离世,他的子孙儿女也相继死绝了。这个消息让远在南京的常大伯一家陷入了悲痛之中,让常恒的大哥常远在河西走廊地区夜不能寐,也让常恒略感有点惋惜。
与此同时,日本黑龙会的一些人也遭遇了不幸。据传闻,这些人在某个夜晚喝醉后,倒在路边再也没有醒来。
更令人震惊的是,联盟的副使与日本大使之间竟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双方都不幸身亡。
这一事件不仅使得联盟内部陷入混乱,也让日本方面大为震惊,两国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愈发紧张。
这些突如其来的死亡事件,让原本平静的北平城瞬间被阴霾笼罩。人们纷纷议论纷纷,各种谣言和猜测不胫而走。
而常恒得知这些消息时已经在沈阳的大帅府里。
消息传到沈阳大帅府时,常恒正与张少帅在他的书房喝茶。
“北平来的消息,已经登在咱们这里的报纸上了。”副官轻声说道,将报纸放在红木桌上。
张少帅拿起报纸扫了一眼,眉头微皱,转而递给常恒:“常兄弟,似乎是你大伯府上的消息。”
常恒接过电报,目光平静地扫过纸面。
“哎,老管家一家不幸离世了。”常恒将电文放回桌面,语气平淡的没有任何起伏,只不过张少帅没有察觉。
少帅面露关切,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将注意力转回桌上杯子上。常恒也继续慢条斯理的说话,仿佛刚才的电报从未出现过。
然而,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更多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从北平传来,像一连串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日本黑龙会的三名中层头目在某夜畅饮后,被发现倒在离酒馆不远的巷子里,早已气绝身亡。官方说法是酒精中毒,但私下流传的版本却五花八门——有说是黑吃黑,有说是中了剧毒,甚至有人悄悄议论是“冤魂索命”。
紧接着,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联盟副使与一位日本大使在宴会中爆发激烈争执,继而拔枪相向。两人当场身亡,鲜血染红了六国饭店华贵的地毯。
这一事件在外交界引发轩然大波。中日双方互相指责,关系骤然紧张。北平城内人心惶惶,各种谣言不胫而走,有人说这是大战前的预兆,有人猜测背后有第三方势力操纵,目的就是挑起争端。
常恒在沈阳得知这些消息时,表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甚至在听到联盟副使死讯时,嘴角扬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常兄弟似乎对这些新闻不怎么感兴趣。”少帅注意到他的表情,好奇地问。
常恒放下手中的报纸:“张大哥,乱世不由人嘛。”
少帅叹了口气:“只是这些事情的代价太大了。中日关系本就紧张,这一连串事件怕是会引发更大风波。”
“风波迟早会来,不过是时间问题。谁也躲不过去啊。”常恒淡淡说到,目光投向窗外,“树欲静而风不止。”
此时的大帅府,表面气派非凡,内里却暗流涌动。常恒作为客人,被安排在靠近东南的独立小院,每日与少帅相处时间甚多。
他冷眼看着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东北王继承人——风华正茂,举止优雅,打高尔夫球时姿势标准漂亮,与学生踢足球时活力四射,跳狐步舞时更是风度翩翩。
但常恒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少帅心里的犹豫和软弱,面对杨宇霆等老臣逼权时的退让,对日军野心的妥协,对南京政府既依赖又抗拒的矛盾心理。
常恒常常在深夜听到少帅书房传来的争吵声。有一次,他恰好路过,听见杨宇霆毫不客气的声音:
“少帅,这事必须签字!日本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我再考虑考虑...”少帅的声音透着疲惫。
“没时间考虑了!要不答应日本人的条件,要不南京那边就会断了支援!您要看清形势!”
常恒面无表情地走过书房门口,仿佛什么也没听见。回到客房,他站在窗前,望着沉沉的夜色,心中冷笑。
若是他处在少帅的位置上,杨宇霆这种人早就“意外”身亡,而对张作霖下手的日本人,连骨灰都不会剩下。
但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毕竟自己只是客人呀。
看着事情朝着历史的轨迹慢慢滑动。
白天,他陪少帅打高尔夫,看奉天学生足球赛,偶尔出席宴会。每当有外宾邀请他跳舞,他总是礼貌地拒绝,选择站在一旁观察。
他的目光人畜无害,却能穿透剖开每个人伪装的面具,看到内心最真实的意图。
此时少帅的三十万军队成了财政黑洞,军费开支巨大,军心却不稳定。常恒这个外人也能看到、听到这些军官们对少帅决策的质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