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另一边。
崔大妈最近有点烦。
烦的不是别的,是她那张脸。
自从上次收了江晚念那罐“玉容膏”,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每天晚上睡觉前,偷偷抹上薄薄的一层。
膏体是淡黄色的,带着一股好闻的药香。
抹在脸上,不油不腻,很快就吸收了。
一开始,她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可一个星期过去,她对着镜子,发现不对劲了。
镜子里那张脸,好像……没那么黄了?
眼角那几条能夹死蚊子的皱纹,也好像变浅了点。
最神奇的是,她颧骨上那几块顽固的老年斑,颜色竟然淡了!
崔大妈心里“咯噔”一下,凑到镜子前,仔仔细细地看。
是真的!
皮肤变得细腻了,还透着一股光泽!
她活了五十多年,从没见过这么神奇的东西!
这天下午,她去胡同口的供销社买酱油,迎面撞上了她的“死对头”——住在胡同西头的钱婶。
钱婶也是街道委员会的,两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明里暗里斗了小半辈子。
“呦,这不是崔主任嘛。”钱婶阴阳怪气地开口,“几天不见,怎么看着……容光焕发了?”
她本来是想讽刺崔大妈,可话一出口,她自己也愣住了。
崔大妈今天的脸,确实跟平时不一样。
白里透红,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
旁边几个一起排队的街坊邻居,也都发现了。
“是啊,崔主任,您这皮肤怎么突然变这么好了?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了?”
“看着年轻了好几岁呢!快跟我们说说,有什么秘方啊?”
被人这么当众一夸,崔大妈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尤其是在钱婶面前,她感觉自己的腰杆都挺直了三分。
但她面上,还故作矜持地摆摆手:“哪有什么秘方,就是瞎弄的。”
她越是这样,大家就越好奇。
在众人的再三追问下,崔大妈才“不情不愿”地,透露了一点点信息。
“也没什么,就是前两天,胡同里新搬来的那个南华贸易的小江主任,送了我一罐她们公司的试用装。”
“叫什么……玉容膏。说是珍珠粉做的。”
“南华贸易?”
“玉容膏?”
这两个词,瞬间就在胡同里炸开了锅。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整个胡同的女人,都知道了。
当天晚上,崔大妈家的门槛,差点被踏破了。
“崔姐,那个玉容膏,你还有没有啊?匀我一点呗?”
“崔主任,您跟那个江主任熟,您帮我们问问,那东西卖不卖啊?”
“是啊是啊,多少钱都行!我这脸,干得都快裂开了!”
崔大妈被这阵仗搞得头都大了,但心里,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她第一次发现,原来一张脸,能给她带来这么大的权力和威望。
第二天,她主动找上了江晚念的小院。
这次,她脸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怀疑,取而代之的,是热络的笑容。
“小江啊,我跟你说个事。”崔大妈拉着江晚念的手,亲热得像自家侄女,“你那个玉容膏,还有没有了?”
江晚念看着她那张明显改善了的脸,心里了然。
“崔主任,您用着效果怎么样?”
“好!太好了!”崔大妈一拍大腿,“我活了这大半辈子,就没用过这么好的东西!”
她把昨天晚上的盛况,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最后总结道。
“现在,全胡同的女人,都惦记着你那玉容膏呢。你看,能不能……再弄点来?”
“这个……”江晚念故作为难。
“崔主任,您也知道,这东西原料金贵,都是我表叔从南方好不容易弄来的。”
“本来是打算送给京城这边一些领导家眷,打通关系的。”
崔大妈一听,急了。
“别啊!小江,远亲不如近邻。你先把我们胡同里这些邻里关系打通了,比什么都强!”她开始苦口婆心地劝。
“再说了,你帮了她们,她们能不念你的好?以后你这办事处,有我们这些街坊邻居给你看着,谁敢来找麻烦?”
江晚念等的就是她这句话。
“崔主任,您说得对。”她顺势点头。
“既然您开口了,这个面子,我不能不给。”
“这样吧,”江晚念想了想,提出了一个方案,“我让我表叔,再加急运一批过来。但是,价格方面……”
“你放心!”崔大妈拍着胸脯保证,“这东西这么好,贵点也值!你说多少钱,我去跟她们说!”
“在安城,我们是卖五块钱一罐。”江晚念说。
“京城这边,物价高,本来打算卖八块的。既然是您牵头,又是咱们胡同的邻居,那就还按五块钱算。”
五块钱!
崔大妈心里盘算了一下。供销社里最好的雪花膏,也要两三块一盒。
这用珍珠粉做的玉容膏,卖五块,真不贵!
“行!五块就五块!”她一口答应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