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蒲阪津走陆路去洛阳,便会路过华阴县。
五百狼骑在官道上疾奔,逐渐看到了人烟。
良田阡陌成片,桑林果园接连出现,偶尔还会路过飘着炊烟的村落。
毫不意外,见到军队进村,村里头一阵鸡飞狗跳,大人拖着光屁股的小孩躲进屋内,老人驱赶自家的鸡鸭进窝,女子更是离谱,抓起地上的泥土往脸上一抹,瞬间成了部落野人。
这模样,堪比遇到鬼子进村。
吕嬛也不想扰民,只是看到村头有一口井,想要烧点水带走而已。
见到士卒开始支锅烧火,吕嬛便四处溜达参观起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汉末小村,土坯垒就的矮房错落散布,屋顶全盖着枯黄的茅草。
更有甚者,连个正经厨房都没有,只在屋檐下支起一口黢黑的陶锅。
锅里唯有一碗能照见人影的清汤,只翻着几片野菜叶子,可谓清贫至极。
吕嬛盖上锅盖,默然抿嘴。
常说汉以盛亡,她不是很认同,民穷至此,不亡才有鬼呢...
“请问...”
一个白胡老叟不知什么时候走到眼前,正俯腰抱拳,战战兢兢地开口询问。
“请问女将军,可是要...征粮?”
征粮?吕嬛看了一眼豁口的陶锅,蹙眉问道:“你这...有什么粮食?”
老者见她并无刁难之意,不由松了一口气,“若将军有需,本村可出黍米百斤。”
说完之后赶忙朝后面挥了挥手:“赶紧抬上来!”
几个村民从藏身之所走了出来,肩上都扛着麻袋。
老者亲自解开麻袋,讨好着说道:“将军请看,这些都是颗粒饱满的粮食,请将军笑纳。”
吕嬛伸手抓起一把,让黍粒从指缝中渗落,如同黄河瀑布一般,很是好看。
她颔首道:“这米粒...确实饱满,想必去年丰收,才会这般圆润泛香。”
老者闻言,慌忙解释道:“去年收成确实不错,但今年刚长苗,请将军给我等留些活命的口粮。”
吕嬛扔掉掌心黍粒,拍了拍手:“我并无征粮之意,只不过路过此地,手下士卒赶路许久,正好过来烧点...”
“将军饶命!”老者没等她把话讲完,顿时跪地嚎哭:“万万烧不得啊,我这就让村民多凑些粮食。”
吕嬛:“我只是要烧点水,需要买点柴火...”
可这话音被老者直接忽略,只见他赶忙起身,对身后的村民吼道:“赶紧扯开嗓子,让村里人每人再带点粮食过来,快!”
一时之间,嚎呼之声此起彼伏。
“他二婶,赶紧拿点粮食出来,不然官军要抢你家媳妇了。”
“大愣子!官军架锅烧水了,再不取粮,就要拿你家小子当粮食啦!”
“二狗子你个缺德懒鬼,赶紧把你媳妇藏好,自个出来送粮,外面来了个大胡子,一看就是好色之徒...”
...
纪灵正捋着胡须看戏,越听越不对味。
什么大胡子?
他扭头往身后扫了一眼,却见士卒的目光皆往他身上瞄。
他恍然醒悟,用手按了按自己的胡须,还真是又大又宽...
“都督,这帮村民简直胡说八道,我一向本分,何来好色之有?”
“纪将军不必在意,”吕嬛摇头苦笑:“我不也成了打家劫舍之人?”
纪灵脱口而出:“你本来就是嘛!我就不同了...”
话说到一半,他只觉周围温度骤降,赶忙抬头望天,还真飘来几朵黑云盖住了太阳。
走出屋子的村民越来越多,手上都提着一个袋子,走到老者身边之后,将口袋堆放在地上。
吕嬛随意选了一袋,摊开口袋,抓了一把粮食出来,却见颗粒干瘪,手指捏了几下,多有空壳,甚至还有几粒微微发霉。
她蹙着眉头陷入沉思。
这分明是遭了虫子,村民没用盐水来选种吗...
老者以为她在不满粮食的品相,赶忙拱手哀求道:“实不敢欺瞒将军,这已经是仅剩的存粮了,还请将军放过我等小民...”
“老丈放心!”吕嬛重新扎好口袋,肃然说道:“汉军士卒,岂会伤害大汉子民,哪天我饿得受不了,也是去抢掠外族,绝不跟汉家百姓抢食。”
这话...老者可不会相信。
早年还算太平,常听过路的儒生说什么...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当时自己年纪尚轻,听得热血沸腾,然而现在,那些异族有没有被诛他不知道,这雍州百姓倒是快被诛光了。
羌人刚走匈奴来,董卓刚死李傕和郭汜又干起来了,前些日子又来了马腾和韩遂,各路豪杰如同走马观花一般,谁来了都能抢一把,抢得最狠的反倒是这帮汉卒。
好在村子靠山,村民可以躲进山里,才得以繁衍至今。
由此,老者最不信任的便是汉军。
若不是并州骑卒的速度太快,来不及给村里警示,他早就带着村民躲上山了。
“将军所言甚是,这些粮食是村里甘愿奉送的,还请将军笑纳,如需住房子,我这就让人腾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