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家村回来,天色已经擦黑。
陆远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绕回了镇政府大院。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李爱民和赵卫国等人还没走,似乎正在等什么消息。
看到陆远推门进来,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集中到了他身上。
“小陆,怎么样?去王长贵家了?”李爱民放下手里的报纸,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公斤的关切,仿佛一个担忧后辈安危的长者。
赵卫国则靠在椅子上,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讥诮,问道:“那老头儿没拿扫帚把你打出来吧?”
“那倒没有。”陆远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几分疲惫和几分后怕,活脱脱一个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的愣头青模样,“王大爷人其实……挺能说的。就是脾气大了点。我听他老人家说了一下午,头都听大了。”
他这副样子,完全在李爱民和赵卫国的意料之中。
“这就对了嘛。”李爱民满意地点点头,“跟老百姓打交道,首先就是要耐心。你今天这第一步,走得不错。不过,光听他说可不行,那些老访户,说话都是半真半假,添油加醋,你得自己学会分辨。”
“主任您说得是!”陆远一拍大腿,脸上又恢复了那种特有的“热血”神情,“我就是这么想的!王大爷说得太笼统,好多细节都记不清了,我感觉光听他说,容易被他带偏了。我决定了!”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爱民,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明天要申请去镇档案室!我要把二十年前关于那次征地的所有文件,全都找出来看一遍!我要用事实武装我的头脑,用政策理清我的思路!只有这样,我再去跟王大爷谈,才能有理有据,让他心服口服!”
“噗——”正在喝水的孙涛一口水没憋住,喷了出来,呛得他连声咳嗽。
赵卫国看陆远的眼神,已经从看傻子,变成了看一个无可救药的疯子。
去档案室查二十年前的旧账?那地方堆的都是些故纸堆,灰尘比文件都厚,谁没事会往那儿钻?这小子,还真把这当成学术研究来干了?
李爱民的脸上,笑容愈发和煦,甚至带着几分欣赏:“好!有想法!有干劲!去吧,我批准了!需要什么帮助,随时跟办公室说。”
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去吧,去吧,去档案室里尽情地折腾吧。那些卷宗,历任领导都翻过,要是真能翻出什么花样来,这天大的功劳也轮不到你一个毛头小子。你就尽管在那些废纸堆里浪费时间,等你把自己的锐气和耐心全都消磨干净了,自然就会明白,有些事,不是靠热情就能解决的。
“谢谢主任!”陆远激动地再次表达了感谢,然后才带着一脸“终于找到了正确方向”的兴奋,离开了办公室。
他走后,办公室里压抑的气氛瞬间被打破。
“这孩子……是不是脑子缺根弦啊?”钱凤霞摇着头,叹了口气。
“我看是缺两根。”赵卫国冷哼道,“他以为他是谁?包青天吗?还想查二十年前的案子,笑话!”
李爱民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的议论,但眼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心中大定。
这颗棋子,已经完全按照他设定的路线在走了。
……
第二天,陆远果然一头扎进了镇档案室。
镇档案室在政府大楼最偏僻的角落,一间阴暗潮湿的大房间,终年不见阳光。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浓重的霉味和灰尘味扑面而来,呛得人直打喷嚏。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架子,像沉默的巨人,将整个空间切割得如同迷宫。架子上,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各种档案盒与牛皮纸袋,上面贴着泛黄的标签,记录着青阳镇数十年的岁月变迁。
管理档案的是个快退休的王阿姨,见陆远这么个年轻人主动要求来这种地方,也是一脸惊奇,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后,就自顾自地织毛衣去了。
陆远没有急着去翻找王长贵的卷宗,他知道,那里面能看到的东西,李爱民他们早就看烂了,绝不会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他要找的,是那些隐藏在主线之外的,被人忽略的蛛丝马迹。
他激活了系统赋予的【过目不忘】能力。
一瞬间,他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双眼就是最高精度的扫描仪。
他从二十年前那个年份开始,一排排地扫过档案架。他的动作看起来不快,甚至有些漫不经心,像是在随意浏览。但实际上,每一份档案的标题、编号、经手人、日期,都在他眼中一闪而过,然后被精准地摄入、分类、存储。
【青阳镇政府199X年第3号文件:关于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
【财政所199X年第一季度账目报表】
【党政办199X年4月会议纪要】
……
海量的信息洪流,在他脑中奔涌。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拼图玩家,面对着一堆被打乱了数万块碎片,他要做的,就是从中找出那些看似无关,却能最终拼接出真相的关键碎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