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甄姬与蔡文姬,一文一武,成了我的左膀右臂
那座车胄没能住进来的宅院,如今挂上了“姜府”的牌匾。
这宅子比我之前住的地方大了十倍不止,五进的院落,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刘备把这宅子赏给我时,半开玩笑地说,我如今是他的“萧何”,这府邸便是我的“相府”,不能太寒酸。
可我这个“萧何”当得一点也不潇洒。
别驾从事,总领州事,参赞军机。这十六个字听起来威风八面,真正压在身上,才知其重。府门外车水马龙,前来拜谒的、送礼的、探口风的、求官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从清晨到日暮,几乎没断过。府内,光是刘备拨来伺候的仆役婢女就有数十人,人心各异,阳奉阴违者有之,偷奸耍滑者有之,整个府邸乱得像一锅煮沸的粥。
而我的书房,更是重灾区。
各地送来的贺礼堆成了小山,竹简文书像不要钱一样涌进来,有的是各县呈报的公务,有的是本地士绅的拜帖,还有的是一些不知名人士送来的“效忠信”,内容天花乱坠,文采飞扬,核心思想就一个:给我个官当当。
我坐在书案后,看着眼前这片狼藉,一个头两个大。我前世不过是个普通的历史系学生,最多在论坛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处理这种真实而繁杂的内政事务,简直比让我上阵杀敌还痛苦。
“我只是想当个咸鱼啊……”我扶着额头,发出一声绝望的呻吟。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曹老板的大军什么时候打过来?赶紧的吧,毁灭吧,累了。
就在我生无可恋之际,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雅香气飘了进来。
我抬起头,看到甄姬端着一碗参汤,缓步走了进来。她换下了一直穿着的素衣,穿上了一件合身的淡紫色罗裙,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挽起,少了几分流离失所的柔弱,多了几分世家贵女的端庄与清丽。
她将参汤轻轻放在我的案头,目光扫过这间混乱不堪的书房,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没有流露出任何嫌恶,只是微微蹙了蹙秀眉。
“公子,喝了参汤,先歇歇吧。”她的声音很轻,像一阵拂过心湖的微风。
我端起汤碗,一口气喝完,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驱散了些许疲惫。我看着她,苦笑道:“歇?你看我这儿,像是能歇的样子吗?”
甄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那堆积如山的礼物前,开始动手整理。她的动作不快,但条理清晰得惊人。先是将礼物按来源和贵重程度分开,命人一一登记造册,贵重的封存入库,寻常的则分发给府中下人。
然后,她又走向那堆文书。她不像我一样抓瞎,而是从容不迫地将竹简分为三类:一类是加盖了官印的紧急军政要务,放在最上面;一类是各方人士的拜帖,按官职名望高低排序;最后一类,是那些明显是来钻营的毛遂自荐信,被她单独放在了一旁。
不过半个时辰,原本混乱的书房竟被她整理得井井有条。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顶级世家从小培养出的管理才能?用在治家上,简直是降维打击。
“你……”我张了张嘴,竟不知该说什么。
“公子是做大事的人,不应被这些琐事分心。”甄姬理了理最后一卷竹简,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有一种与她柔美外表不符的坚定,“府内之事,便交由我来处置吧。”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一名管事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上带着慌张:“公子,不好了!后厨的王大有,把……把孙乾大人送来的一对玉如意给偷了,被抓了个正着,现在正和家丁们闹呢!”
我眉头一皱,正要起身。
甄姬却先我一步,淡淡地开口道:“慌什么。”
她走到那管事面前,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人证物证何在?”
管事结结巴巴地答道:“人……人就在院子里绑着,玉如意也在他怀里搜出来了。”
“府中仆役,皆是主公所赐,不可随意打骂。”甄姬的语气依旧平淡,“将那王大有带到偏厅,再把所有相关的仆役都叫来,我亲自来问。另外,此事不许声张,若是在外面传出我姜府治家不严的名声,唯你是问。”
那管事被她几句话说得一愣一愣的,方才的慌乱瞬间消失无踪,连忙躬身应是,领命而去。
甄姬处理完,才转身对我微微一福:“公子,我去去就回。”
我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那纤细的腰肢挺得笔直,步履沉稳,竟带着几分“武”将出征的果决与肃杀。
我忽然明白了,甄姬的性格,外柔内刚。她的“武”,不在于舞刀弄枪,而在于她内心的那份果敢与坚韧。处理这些内务,管理这些人心,对她来说,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她,是指挥若定的将军。
有她坐镇府内,我这“相府”的根基,算是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