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依旧回到刚才取箱子的地方,把空行李箱收回空间,走到路边打了辆网约车去火车站。候车时,她给父母打了通电话问好,还顺手转了一百万过去,笑着说:“爸,妈,您们别省着花,现在哥哥家孩子也大了,您们俩正好拿着钱出去旅游,好好享享福。”
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带着欣慰,却也不忘叮嘱:“瑶瑶,钱是你赌石辛苦赚的,但也得省着点花,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呢。这钱我们就收下了,算是你的孝心,但以后别再给了,我们俩的退休金够用,你自己存着,多关心关心自己的生活。”
话音刚落,妈妈就抢过了电话,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瑶瑶啊,妈不是啰嗦,你今年都 26 了,也老大不小了!趁我现在身体好,赶紧找个人结婚生子,到时候我还能帮你带带孩子,等我老了,想帮都帮不动了,只能请保姆……。”
王梦瑶只能硬着头皮听妈妈唠叨了十分钟,直到找了个 “要检票了” 的借口,才匆匆挂了电话。“我的妈呀!” 她哭笑不得,“以后真是不敢轻易打电话了,每次都绕不开催婚, 看来,也得好好留意下我的‘白马王子’在哪儿了。”
回到越州,她出了火车站直接打车回了家。第二天是星期一,她按时去博物馆上班,刚到岗就接到了新任务,馆里收了一批从清代沉船中打捞的文物。其中有三件青花缠枝莲纹瓷瓶受损严重,瓶身有多处裂痕,釉面还脱落了一片,需要尽快修复,让它们恢复原本的样貌,后续还要用于 “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
这批瓷瓶是上个月考古队从 “靖海号” 沉船上清理出来的,据说当年是运往南洋的商品,瓶身上的缠枝莲纹用的是苏麻离青料,色泽浓艳,还带着典型的 “铁锈斑”,是清代早期青花瓷器里的精品。
可因为在海里泡了两百多年,海水侵蚀加上沉船时的撞击,最严重的那只不仅瓶口缺了一块,瓶腹还有一道近十厘米的贯穿裂痕,连内部的胎体都有些酥化,修复难度不小。
王梦瑶跟着修复组组长孙教授一起拆箱查看时,忍不住皱了皱眉。她虽不是文物修复专业科班出身,但在博物馆做了四年修复员,此前还独立完成过《坤舆图》的装裱修复,对古物损伤的判断早已精准。单看瓷瓶胎体泛白的酥化痕迹,以及缝隙里板结的海泥,就知道光是脱盐和深层清理,至少得耗上半个多月。
孙教授看着瓷瓶开裂的釉面,语气严肃却带着期许:“小王,之前《坤舆图》你做得很稳,这次青花瓷修复,胎体加固的前期预处理和釉面补色的颜料调配,就交给你主责,你和老张以及新来的小龚一块处理。记住,这胎体酥得像泡软的宣纸,每一步力道都得捏准,半点马虎不得。”
“好的孙教授,我会注意的。” 王梦瑶点头应下,心里却悄悄盘算了起来, 她空间里有签到得的修复剂,上次修复机甲后还剩不少,后来签到又添了一支,只是这修复剂来源没法解释。之前交换到的修仙界炼器矿石倒是能做掩护,她回办公室反锁门,进空间翻出两块拳头大的炼器矿石,让挖矿机器人分析成分。
第二天,她去上班,拿了一块炼器材料问孙教授能不能用。
“孙教授,这个是我旅游时在路边摊上买的,卖的人说可以碾碎了修复瓶瓶罐罐,我当时不知道真假,想着一百块钱也不贵就把摊子上两块买了回来。”
孙教授拿过去看看像石头又不是石头,感觉有点黏性:“你拿去检验科检验一下,如果可以,先拿仓库里废瓷器实验一下再说。”
“好的。”王梦瑶把炼器材料拿去检验,第二天报告出来,可以做修补粘合剂用。她就把拿回来的材料碾碎了,准备后面修复时候用。经过两次实验证明完全可以用作修复,她不放心又和小龚再一次实验后,才决定用矿石粉末调配的黏合剂来修复那些瓶子。
一个半月后,没想到第二天一上班,孙教授来修复室检查时突然 “咦” 了一声,拿着放大镜反复查看裂痕:“奇怪,前天还松垮的裂痕,怎么今天紧致多了?胎体硬度也比之前强了些。” 他转头看向王梦瑶,“小王,你昨天最后处理时,是不是调整了加固剂的比例?”
王梦瑶心里一紧,连忙找借口:“我想着矿石粉末或许能增强黏合性,昨天就多搅了一点,裹纱布时也稍微加了点力,让混合剂更贴裂痕,没想到效果这么明显。” 孙教授没多想,点点头:“看来这矿石粉末的用量得再细化,后续就按这个方法来。”
有了炼器矿石粉末的助力,修复进度快了不少。一周后石膏填补完成,其实在最后一道工序的时候,王梦瑶悄悄涂了薄薄一层星际的修复剂,没有想到效果特别好。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釉面补色,苏麻离青料早已失传,市面上的仿品色浅要么过艳,很难还原 “铁锈斑” 质感。王梦瑶跟着孙教授试了好几次,调配的颜料涂在补块上,总与原釉面隔着一层,格外突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