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用线把两千五百两银票缝王梦瑶内衣里,等到山西府再拿出来,免得半个多月舟车劳顿丢了银钱。外面只留着一百多两碎银花用,其中一百两还是王耀自己拿出来的私房钱。
韩氏陪嫁本来就不多,又不是当家主母。平时都是靠王耀的月例过活,手里没有多少钱,所以一两银子都没有给王梦瑶。
大伯母家世好,陪嫁多,这些年管理中馈也捞了一些,她的两个女儿出嫁时她每人贴补了一千两,也算富有的了。
王梦瑶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交好的姐妹。还有大家都不看好她,添妆可以说就比给别人的少了一点。还是府里众长辈施舍的,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摆件或者头面、首饰、布料之类的。
王梦瑶在族里一位长辈陪同,由高琼请来的接亲队伍护送下远嫁山西府,悲惨命运从此开启。
王梦瑶就带了杜鹃,冬梅两个丫鬟过去,奶娘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陪嫁过去。聪明人都知道,留国公府比去劳什子山西府好百倍。
半个多月的舟车劳顿把身体本来就不好的王梦瑶折腾的几乎断了半条命。要不是两个忠心丫鬟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恐怕她到了山西府半年也随白氏一样一命呜呼了。
到了山西府,高老夫人看见王梦瑶病恹恹的,叫府医过来诊治发现只是正常的劳累加水土不服就放心了。
高府几个有头有脸的主子一致决定,趁着王梦瑶吃药时候把绝子药放进去,这样可以杜绝她怀孕的麻烦。
王梦瑶不知道他们的黑手已经伸向自己,吃了十天苦药终于恢复正常。过了几天,就简简单单的拜堂成亲,婚礼搞得敷衍了事。举目无亲的王梦瑶求告无门,因为生病没有及时举办婚礼,送亲的族亲也提前回京了。
王梦瑶因从小都是大家闺秀的教养,又没有母亲教导,对男女房中之事知之甚少。以至于新婚夜害羞加上害怕,没有迎合高琼。
高琼平时都是大男子主义,在府里向来都是姨娘们殷勤主动惯了,更看不起她,行房时候趁着酒劲行为更加粗鲁野蛮,王梦瑶身体又弱这一夜过得真是苦不堪言。高琼也没有尽兴,最后都懒得去她院里留宿。
府里四个姨娘都争风吃醋,个个拿出看家本领笼络高琼,最后王梦瑶的侍寝时日一个巴掌都够数的。
府里下人拜高踩低的,明里暗里阳奉阴违的对待王梦瑶这个当家主母。
高老夫人也动不动给她立规矩,三个继子女想着办法哄她的陪嫁银子和那一马车物品。王梦瑶为了体现继母的真心实意,那两千多两陪嫁银子都花三个继子女身上去了。
王梦瑶女红不错,嫁进高家后,老夫人、高琼和三个继子女的衣服都是她亲手缝制。
用料都是自己的陪嫁,全部都是国公府平时赏赐或者陪嫁应得的份例。国公府好多料子都是宫里赏的或者自己采买的,拿到山西府这个小地方算是贵重物品了。
他们穿着王梦瑶熬夜缝制的衣服,心里还骂着她丑八怪。哎!可怜的女配根本不知道这些。
高琼和高老夫人还时不时拿她无子来挤兑她,敲打她,王梦瑶更是天天起早贪黑照顾他们一家老小。
把三个孩子当亲生的疼,把高老夫人当亲母亲一样孝顺。里里外外,忙前忙后,就连家宴,几个姨娘都坐那里吃饭,她却要站着给高老夫人布菜。真是应验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懦弱的王梦瑶因为操劳过度,加上无人诉说排解心里的郁闷,时间长了就落下病根。
平时两个贴身丫鬟都劝解她好多次不用马首是瞻讨好他们,不要委曲求全。应该写信回国公府,让他们出面帮助小姐解困。
可王梦瑶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丫鬟也是恨铁不成钢。只能拼命帮助自家小姐,免得她劳累过度早早病倒。
十年后,王梦瑶也快三十岁了,三个继子女都娶妻、嫁人了,她以为熬出头了,谁知道人家根本不领情。
高老夫人反倒活得比在京城还惬意,因为府里的事情都是王梦瑶在打理,就连她身边的嬷嬷都乐得清闲。
老夫人的好多起居事情都让好儿媳王梦瑶做了,就差倒恭桶了。
继子的读书、衣服、生活一应事例都是王梦瑶亲力亲为。继女的嫁衣都是她一针一线偷空漏夜缝制出来的,人家还嫌弃不是宫里的布料。别忘了,这布料都是王梦瑶用自己省吃俭用的例银买的。
高老夫人平时虽然把管家权给了王梦瑶,但支取银子必须得她点头,有时候还得王梦瑶拿自己例银贴补。
也是王梦瑶早没有钱了,陪嫁的全部好东西都给他们前几年用了,好一点的首饰摆件都让他们哄去。
如果有,恐怕她会托人买天下最贵的布料给他们使用。就怕让她放血割肉救他们,她也怕会毫不犹豫举刀挥向自己。
王梦瑶看到这里都受不了原主的愚蠢和懦弱,真想给她一刀。
在王梦瑶病倒后,高老夫人还派嬷嬷过来训斥她装病,没有照顾好丈夫和自己。高琼连来看她都没有,只有她病入膏肓时,最得宠的薛姨娘来看她,其实是来炫耀,打击她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