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渊中之龙
磨好剑后,穆清风将青铜小剑归入剑鞘,系在腰间。
他站在窗前,眺望着青石镇的方向,目光落在远处百草堂的屋顶上。
暮色渐沉,他的影子被拉长,投在客栈的木质地板上。
日落西山,屋外喧嚣渐止。穆清风在房中来回踱步,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和行人的脚步声。
他点燃了桌上的油灯,温暖的光芒照亮了这间并不宽敞的客栈房间。
夜色愈浓,室内的灯火也越发明亮。穆清风尝试静坐调息,却总是难以集中精神。
白日云游子带来的消息如同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潘森的到来无疑意味着更大的危险,尤其是对百草堂的沈清瑶来说。
“潘森...”穆清风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微抿。
这位幽冥阁的“巡影使”名头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不仅武功高强,追踪术更是一绝。
他坐在床沿,双手紧握又松开,一连数次。屋外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远处传来更加清晰的马蹄声,穆清风猛然站起。
“必须想办法破局。”他轻声自语,目光扫过放在床头的行囊。
穆清风伸手从行囊深处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木盒呈方形,通体乌黑发亮,上面刻着繁复的云纹。
他轻轻抚摸木盒表面,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
木盒内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封面上“九霄龙吟诀”五个字笔走龙蛇,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这是穆清风机缘巧合所得的武功秘籍,也是他“惊鸿刺”剑法的根基所在。
油灯的光芒下,穆清风翻开秘籍,一页一页地细读起来。
他曾多次研习这本秘籍,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秘籍共分九篇,分别对应龙的九种形态——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龙战于野、亢龙于野。
前三篇穆清风已经掌握得相当纯熟,第四篇“或跃在渊”则学得七七八八,但后五篇由于内容晦涩难懂,加上缺乏相应的修为基础,他还未能参透。
“见龙在田”与“终日乾乾”两篇之间的转换章节,一直是穆清风颇为关注的部分。
这次重读,他的目光停留在一行小字上:“田为基,乾为进,动静之间,龙潜于渊。”
“渊?”穆清风轻声念出这个字,眉头微皱。
这句注解他之前也读过多次,但从未特别留意其中“渊”字的含义。
此刻,这个字突然在他脑海中激起一丝涟漪。
他放下秘籍,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夜风拂面,清凉宜人。
远处街道上的灯笼星星点点,勾勒出青石镇的轮廓。
穆清风闭眼思索片刻,忽然眼睛一亮。他快步走回床边,从行囊的夹层中取出一块看似普通的兽皮。
这块兽皮约莫巴掌大小,边缘残破不齐,呈现出一种古老的褐色。
兽皮上隐约可见一些线条和符号,像是某种地图,但因年代久远,加上保存不善,大部分内容已经难以辨认。
穆清风将兽皮拿到灯下仔细查看,手指轻轻抚过那些模糊的线条。
在兽皮的右下角,有四个古字依稀可辨——“龙陨之渊”。
“龙陨之渊...”穆清风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眉头紧锁。
这块兽皮是他两年前从一个死去的仇家身上得到的。
当时那人临死前紧紧攥着它,口中念念有词,好似在说什么“秘宝”、“机缘”之类的话。
穆清风出于好奇收下了这块兽皮,但一直没能弄清它的来历和用途。
现在,当他再次看到兽皮上的“龙陨之渊”四字,再联想到秘籍中提到的“龙潜于渊”,一种奇妙的联系在他脑海中形成。
“难道《九霄龙吟诀》的最终奥秘,与这龙陨之渊有关?”
穆清风喃喃自语,目光在秘籍和兽皮之间来回移动。
他再次拿起《九霄龙吟诀》,翻到第四篇“或跃在渊”的部分。
这一篇主要讲述龙如何在水中蓄势待发,伺机而动。
其中有一段描述引起了他的注意:
“龙伏于渊,水不现波。息游于深,待时而发。
渊深不测,龙藏其中。非潜非跃,动静相融。”
穆清风反复咀嚼这段文字,越读越觉得其中深意。
他之前一直以为这些只是形容剑法的意境,但现在看来,很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渊...”穆清风轻声念道,“龙潜于渊...龙陨之渊...”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个古老传说:远古时期,有一条真龙陨落于东海之滨,其血肉化为奇珍异宝,骨骼化为神兵利器,但寻龙者无不遭遇不测。
这个传说虚虚实实,众说纷纭,但“龙陨”二字却与兽皮上的文字不谋而合。
穆清风越想越觉得不寻常。他将兽皮平铺在桌上,拿起纸笔,开始根据记忆和直觉,勾勒出兽皮上那些已经模糊的线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