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心想起昨天脚尖不小心碰到这种家伙时,它竟然对自己说话,并且是那种像灵魂感应一样,声音直接从耳边传来,而不是从下方。
于是又问道:“为啥叫这个名字?”
小杰解释:“这个还是从火神部落传来的叫法呢,听说很久以前,小鸟部落的祖先们,都叫它快死的木头。”
此时,古心被两只鹦鹉拉高到果树结果子的位置,而且从这里平视过去,附近还有几棵树都有这种红色的果子,这在下面是看不出来的,又往上升了10来米后,整片森林都在脚下了。
从上面看才发现,连绵到望不到头的森林,除了翠绿,还有很多红色、黄色的区域,想必那就是有果子的位置。
天上的太阳已经不大,而且看样子,这刚刚出来了不过3小时的太阳,已经有了要下班跑路的架势。
天很蓝,零星的几朵云又大又白,目极之处,还有两个鸟群,也是在朝更远处飞去。
古心现在没心情欣赏风景,继续问道:“为啥叫快死的木头呢?”
鹦鹉小杰觉得这位火神大人的问题都很新奇,于是向旁边年长了很多鹦鹉A小声问道:“这个火神大人咋啥都不知道?”
鹦鹉A小声回应:“我听首领说过,火神部落这些年,有些火神,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那里,住在别处,不清楚这些信息也很正常,火神大人问什么,你好好回答就是了。”
小杰听了,脸上竟然出现一丝笑容,于是继续向古心解释:“因为它们是木头上面大部分枝干枯死,寿命到头后,根部的壮士断腕行为。
它们在一个地方待了一辈子了,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去其他地方看看。”
古心更好奇了:“它们还有眼睛?”同时心里暗想:“就算有眼睛也不能看那么远吧?森林里那么多障碍物啊!”
前两天,这些树桩可是从100米外就定位了他和小美,以极慢的速度靠近,正是如此,更是让古心对这些移动的树桩有些不解,想问清楚这些木灵的奇怪行为。
这些行为都不能算是捕猎了,哪有猎手明知速度远不如对方还坚持不懈一直追踪靠近的。
小杰说道:“没有没有,我说的它们想去其他地方看看可能不准确,它们应该是没有眼睛,就是到处晃悠。
当意识到自己即将油尽灯枯时,碰到了一棵树就会停下,腐烂在那棵还活着的树周围,化为它的肥料。
这些都是小时候,听妈妈和爸爸们讲故事知道的,其实我也不太确定,可能有眼睛也说不定。”
古心心想:“也是,这些鹦鹉应该平时就在树顶摘果子。”
后面古心又问了一些关于木灵的问题,什么有没有嘴巴,怎么感知远处的东西啥的,但是小杰都表示不知道。
这时,天色越来越暗,已经能看到几颗比较亮的星星。
远处,森林也看到边缘,而更远处是大片天空,看来,这座山的整个山顶都是木神森林。
古心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山,光光一个山顶,让他和小美徒步横穿,4小时都走不完。
又过了5分钟,下方已经没有那些高耸的树木,成了青青的草地,四只鹦鹉也把身体放低了很多,来到离地面5米的高度,而前方,已经有斜着向下的趋势。
以大概与地面15度夹角的倾斜的草地,飞了大概10分钟后,天已经要完全黑了。
此时,地面又变平了,前方大概几百米的地方,古心看到了一大片棕色的地方,与旁边青色草地格格不入。
又飞的近了一些,才看清,这些棕色是一个个四四方方的木质建筑,这些建筑看起来都很大,虽然只有一层,但是占地超过500平方米,顶部是大片大片已经枯萎的厚厚一层棕榈叶,从边缘可以看到,棕榈叶下面是一根根大小不一的木头,建筑四周则是各种石头泥巴,杂草混合搭建出来的。
但就是这样,古心也很惊讶,这简直就像他小时候在老家见过的土房子,这些鸟类竟然可以做出这样的房子?他一开始以为这些鹦鹉住的地方,就是一些木头搭建出的窝,只不过比较大而已。
整片棕色区域有数不清的,四四方方的木质建筑,每个建筑前后左右之间相隔不过10来米,建筑的门外5米有一条宽1米的主干道,成圆形一圈一圈往里,而每个建筑和主干道之间则是用各种各样的木头连接。
主干道的这些木头看起来都很有讲究,明明是不同木头拼接起来的,还能做到宽度都差不多。有的木头看起来从中间烂掉了,会卡一根大小合适的小一些的木头进去。
棕色区域从外面最大的一个圆,一圈木质建筑、一圈主干道间隔,这样一圈一圈往里,正中间是座明显有些特别的建筑。
区别于其他方方正正,且只有一层不超过2米的建筑,正中间的建筑看起来明显比周围建筑高一些,而且底部比较小,看起来是圆形,感觉占地不过20平方米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