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部队便抵达了山坡上的预设阵地。
王大强和刘小东快步迎上前来,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汗渍:团长!
李明华环顾四周,直奔主题:战壕挖得怎么样了?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东方已隐约泛起鱼肚白。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是鬼子援军来得快,工事还没完成的话...
报告团长,这山坡上石头太多,们的工兵铲都挖卷刃了,进度实在快不起来
王大强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李明华闻言眉头紧锁。
工事不完善就意味着要用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来弥补,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但当他看到阵地上每个战士都在挥汗如雨地奋战。
不少人手上都磨出了血泡,责备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沉吟片刻,他果断下令:全体都有,立即原地休息!先吃个夜宵
待战士们稍作休整后,他又提高嗓门道:
半小时后继续施工!所有人一起上,务必在天亮前把工事修筑完成!
是!团长!
随着一声整齐的应答,战士们抓紧时间啃了几口干粮。
稍作休整后便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事构筑中。
李明华亲自上阵,和战士们一起挥汗如雨。
遇到那些顽固的巨石时。
他甚至不惜动用炮弹将其炸开,只为争分夺秒地加快工程进度。
在两千五百多名战士的奋力拼搏下。
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时,王家垴上的防御工事终于初具规模。
放眼望去,山坡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战壕。
每隔数米就有一个精心构筑的防炮洞。
这些防炮洞都用粗壮的圆木做了支撑加固,确保能够承受炮火的轰击。
工事完成后,李明华立即下令让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整。
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刚咽下几口干粮,就抱着枪靠在战壕里沉沉睡去。
而李明华却顾不上休息,带着干部们仔细检查每一处阵地。
他们小心地用草皮伪装着暴露的工事,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转眼已是快到8点。
可预期的鬼子援军却迟迟未至。
李明华焦躁地踱着步子,突然叫住双眼通红的王大强:
大强,你派的侦察兵最远探到哪里了?
王大强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
团长,我让他们前出三公里警戒,有情况立即回报。
现在还没消息,说明小鬼子确实还没到
李明华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战壕边缘的泥土:
这小鬼子的援军怎么这么磨蹭?
难道阳泉真的空虚到连援军都派不出来了?
他望着远处空荡荡的山路,心里涌起一阵不甘。
这一夜,战士们挥汗如雨地修筑工事。
他自己也累得腰背酸痛,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
要是小鬼子真不来了,这一番辛苦岂不是白费?
更让他担心的是,这对战士们的士气会是多大的打击啊!
就在他暗自焦躁时,山脚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一名通讯员气喘吁吁地冲上山坡。
他远远就扯着嗓子喊道:报告团长!东面发现鬼子飞机!
李明华浑身一震,立即转向身旁的两位营长:王大强、林大华,阵地就交给你们了!
随即朝警卫班一挥手:小虎,带上警卫班跟我走!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通讯员面前。
一边快步往观察哨方向赶,一边急切地问道:看清楚来了多少架吗?
通讯员擦了把汗:报告团长,何营长派我来时飞机还远。
观察手说数量不少,但具体数目还没法确定
李明华眼神一凛,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快了:走!我们亲自去看看!
只见张小虎推着一辆自行车急匆匆赶来。
李明华二话不说一把接过,一个箭步跨上车座。
踩着踏板就沿着蜿蜒的山路飞驰而下。
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车链子转得哗啦啦直响。
团长!您慢点儿!张小虎在后面急得直跺脚。
这山路到处是动物粪便,当心摔着!
李明华哪还顾得上这些。
两条腿蹬得跟风火轮似的,军装下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场河源之战,终于要迎来最精彩的对空作战了!
......
一路风驰电掣,李明华带着警卫班向东疾行。
行至半路,警卫班战士突然指着天空大喊:团长!快看那边!
李明华猛地抬头。
只见东方的天际线上,黑压压的机群如同蝗灾般铺天盖地而来。
在朝阳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他眯着眼睛快速清点,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整整28架飞机!
其中还有4架战斗机护航!小鬼子这是够狠的啊!
原来晋阳第一军参谋长宫田俊只打算派12架轰炸机支援。
但在收到田边太郎的诀别电报后,意识到事态严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