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的鼎力相助下,短短半天时间。
13节装甲列车和附近所有铁轨就被搬运得一干二净。
特战团战士们也没闲着。
他们将剩下的9门40MM的高射炮全部转移到凤乡镇,构筑起新的防空阵地。
有了这些防空利器,鬼子飞机若敢来犯,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当李红军和王逸凡带领老百姓热火朝天地搬运时。
李明华巡视了一下,确认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后便返回团部。
途中,他查看了外挂外挂这次空战胜利的奖励,顿时喜出望外。
外挂奖励的清单让李明华喜出望外。
“击毙13头鬼子飞行员,奖励:13门博福斯高射炮、5万发炮弹及13套空军军服装备。”
“奖励:5袋面粉和2包白糖”
这份厚礼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刚刚损失3门高射炮,转眼就补充了13门。
还附赠充足的炮弹,防空火力瞬间提升数个档次。
更令他惊喜的是击毙鬼子航空兵少佐的奖励。
“击毙鬼子航空兵少佐一头,奖励1架九七式轰炸机,60枚航空炸弹、10桶航空燃油”
“奖励6门苏罗通ST-5机关炮和5万发炮弹。”
这份厚礼让李明华几乎要跳起来,大爆特爆!
昨天击毙鬼子航空兵大尉获得1架九七式轰炸机,可是没有燃油。
现在终于补上了这个关键短板。
有了这些航空燃油,那架九七式轰炸机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最意外的是击毙鬼子航空兵大尉的奖励:
又一架九七式轰炸机!
这份收获远超预期,让李明华激动得恨不得蹦起三丈高。
李明华现在的外挂空间里已经有两架97式轰炸机了。
虽然暂时还办法拿出来,也没有飞行员,但机会一到必将成为打击日寇的利器。
另外那款苏罗通ST-5机关炮也超级好啊!
苏罗通ST-5机关炮虽然看似只是重机枪的放大版。
但其卓越的实战性能使其成为二战期间各军事强国的抢手货。
其20毫米口径的炮弹配合220-300发/分钟的射速和850米/秒的初速。
在防空和反装甲作战中展现出惊人的威力。
虽然射速不及加特林机枪的万发水平。
射程也略逊于特战团现有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但其5600米的最大射程和3600米的实用射高。
完全能够有效应对鬼子轰炸机的威胁。
更令人称道的是其穿甲能力。
使用高爆穿甲弹时,100米距离可击穿50毫米钢板。
400米距离仍能穿透30毫米装甲。
即便在800米外也能轻松击穿20毫米厚的防护。
这样的威力对付鬼子的豆丁坦克简直易如反掌。
在抗战期间被广泛用于反坦克和攻坚作战。
最难得的是,这款威力强大的武器全重不足80公斤。
仅需两匹驮马就能实现快速机动,完美契合我军灵活机动的作战特点。
看到外挂奖励的这6门机关炮,李明华不禁喜上眉梢。
这正是特战团最需要的火力支援装备!
经过一整天的紧张忙碌,到下午时分,战场终于全部打扫完毕。
李明华在安排好各方向的警戒哨位后。
立即召集政委李红军、王逸凡以及各营营长召开作战总结会议。
望着围坐在一起的指挥员们。
李明华难掩激动之情:同志们,凤乡镇这一仗已经胜利结束了!
我们特战团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以300余人的伤亡代价,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其中鬼子就占了2000多头。
我们还摧毁了鬼子一列13节的装甲列车,击落了12架轰炸机!
听到这个惊人的战果。
在场的指挥员们都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确实,在整个八路军的战史上。
还从未有过一个团级单位能在一场战斗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李明华继续总结道:这次我们的缴获同样丰硕。
各类火炮、重机枪、步枪等武器装备堆积如山。
几乎快赶上了上次攻打河源县城的收获规模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对特战团的编制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原计划将部队规模扩充至5000人,现正式确立新的编制方案。
炮兵部队将扩编为两个炮兵营。
分别由林峰担任炮兵一营营长,张小山担任炮兵二营营长。
同时成立专门的高射炮防空营,由防空作战经验丰富的何富贵出任营长。
在步兵力量方面,我们将新增一个主力步兵4营,林大华出任营长。
使特战团的主力步兵营总数达到四个。
调整后,特战团将拥有。
四个主力步兵营,两个炮兵营,一个防空营,共计七个主力作战营。
团直属的工兵连、警卫部队等其他单位也将根据部队规模扩大进行相应扩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