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明华对民兵们还有个特殊要求。
他让民兵们平时要是见到古籍、字画这些老物件,记得帮忙收集保管好。
还让王逸凡给每个民兵队都发了些大洋。
各民兵队长们起初听得一头雾水。
后来才想起附近县大队确实有个张队长也在做同样的事。
虽然不明白其中深意,但见李团长出手大方,都乐呵呵地应承下来。
李明华郑重地向民兵队员们解释道。
这些文物典籍,都是咱们华夏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
它们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血脉,关系到将来民族复兴的大业啊!
民兵们听后恍然大悟,纷纷拍着胸脯保证:李团长放心!
我们一定把这些宝贝都收集好!
到时候想办法送到总部,或者直接给您送去!
随着特战团一路前行。
各村各寨都在传颂着这支威武之师的威名,以及他们收集文物典籍的义举。
李明华的名声,也在百姓中口耳相传,越传越广。
不过,高城和王大贵等人却对李明华的做法颇有疑虑。
趁着行军间隙,高城小声劝道。
团长,咱们给民兵队这么多好枪,会不会招来小鬼子?
小鬼子一看民兵队这装备,就知道是咱们八路军的根据地,到时候...
糊涂!李明华厉声打断,你以为不给枪,鬼子来了就会手下留情?
他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
指望鬼子的仁慈,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武装起来,至少能让乡亲们有反抗的勇气和力量!
李明华这番话掷地有声,高城等人顿时汗流浃背,暗自羞愧。
团长看得如此透彻,自己实在是目光短浅。
见众人低头不语,李明华语气稍缓,继续解释道。
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上!
只有自身强大才不会被欺负
他竖起两根手指,我给民兵队配枪。
一是要给小鬼子添堵,二是为咱们特战团培养后备兵源
说到这里,李明华眼中闪过精明的光芒。
等咱们特战团将来打回来时,只要在村里贴个招兵告示。
这些受过训练的民兵还不抢着加入?
而且他们勉强都算半个老兵,这笔买卖多划算!
团长高见!
还是您深谋远虑!
众人心悦诚服,连声赞叹。
......
特战团连续行军数日,离开刘家村已有120里路,始终未遇敌情。
战士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行军队列中也开始有了说笑声。
......
与此同时,我军总部指挥部内。
首长手握铅笔站在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
虎亭据点的鬼子第九混成旅团现在到哪了?
他们当面的老百姓都转移完了吗?
首长,据侦察兵汇报,鬼子第九混成旅团已经推进到谷石岭一带。
距离杨家村最多只有1天路程了参谋长说道。
1天?首长眉头紧锁,铅笔在地图上重重一点。
鬼子的行军速度比预计的还要快。
照这个进度,3天之内就能打到我们这里
是的,这次我们确实把鬼子惹急了参谋长指着地图补充道。
根据各部队汇报,晋东南地区每天都有鬼子侦察机盘旋。
很多村庄都遭到狂轰滥炸,鬼子的航空炸弹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扔!
首长神色凝重:我军各部转移情况如何?
有没有异常?我总觉得鬼子在憋着什么坏招
目前各师、各旅发来的电报显示一切正常,尚未发现异常情况
正说着,师长快步走进指挥部:报告首长!
陈旅长来电,386旅已按计划转移,途中未与敌军交火,一切顺利
首长点点头,随即追问:李云龙、李明华、丁伟、孔捷那四个团呢?
他们路途最远,要是途中与鬼子交火,恐怕很难按时抵达晋西北指定位置
首长他忧心忡忡地用铅笔敲着地图。
十面开花作战计划,可千万别在他们那个方向出纰漏啊
四个团里,现在只有李云龙和李明华的团配有电台,目前汇报一切正常
参谋长说着叹了口气,丁伟和孔捷那边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首长也长叹一声:咱们的电台缺口太大了,
至少还需要几十部,才能全部配到团一级啊
参谋长忍不住笑道:首长,您这胃口也太大了。
要不是李云龙和李明华这半年时不时就上缴多部电台。
咱们现在的通讯状况还要更糟呢!
哈哈哈!首长被逗得开怀大笑。
提起李云龙和李明华,师长突然来了兴致。
首长,您知道这两个团现在有多阔气吗?
旅长电报里说,李云龙那小子居然搞了个炮兵营,足足十七门火炮!
什么?炮兵营?十七门炮?
首长惊讶得瞪大眼睛,这狗日的比老子还阔绰啊!
师长点头,又大声说道:更气人的是。
这小子还有一门法国造的M1897式75毫米加农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