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闻言,猛地抬头,只见不远处的地平线戛然而止。
一道深不见底的断崖,正无情地横亘在他们面前。
纳尼?!
山本一木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天灵盖。
眼前这道深不见底的悬崖,仿佛是天照大神对他开的最残酷的玩笑。
“难道我要魂飞故里见樱花了!”!
他苦心经营多年的特工队,难道就要这样葬身在这龙国的荒山野岭?
悬崖下茂密的树冠在风中摇曳,犹如张开的死亡之网。
身后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和八路军骑兵的喊杀声,让山本明白此刻已是绝境。
苍井君!山本的声音嘶哑而决绝,你带伤员断后!
苍井中尉挺直腰板,脸上看不出丝毫恐惧。
在他身后,七名负伤的鬼子士兵默默站成一排,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狂热的决意。
对他们而言,能为长官争取撤退时间,是莫大的荣耀。
山本深吸一口气,转向剩余的队员:
诸君!绳索已失,唯有跳崖方有一线生机!
记住特种作战的要领——落地时保持蜷缩!天皇陛下...万岁!
话音未落,山本已将自己的MP38冲锋枪甩到背后,双臂抱膝。
如同一个巨大的铁球般纵身跃下悬崖。
眼见山本率先跃下,剩余的二十头鬼子特工队员如同被操纵的木偶般。
一个接一个面无表情,赌命纵身跃入深渊,不过跳崖动作很是整齐。
孙德胜的骑兵连如旋风般杀到。
枪声和马刀寒光闪过,断后的八名鬼子很快倒在血泊之中。
当发现悬崖边凌乱的鬼子足迹时。
孙德胜气得将沾血的马刀狠狠掷在地上。
他娘的!让这帮龟孙子跳崖跑了!
这时沈泉的二营和王怀宝的三营也相继赶到。
看着地上寥寥几具鬼子尸体,沈泉皱眉道:老孙,其他鬼子呢?就这么几个?
孙德胜铁青着脸指向悬崖:鬼子都他娘跳下去了!
王怀宝闻言倒吸一口凉气,随即咬牙切齿道。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老孙,你派几个弟兄回村取绳子!
老子倒要看看,这帮杂种是不是真长了翅膀!
孙德胜立即点了几名骑兵快马加鞭返回村庄。
不多时,骑兵战士们带着粗长的麻绳赶回。
在众人协助下,几名身手敏捷的战士开始沿着悬崖缓缓下降,展开搜捕.。
悬崖下的搜寻持续了整整2个小时。
战士们沿着血迹斑斑的崖底,陆续发现了十二具鬼子尸体。
散落的冲锋枪、钢盔和防弹衣等装备更是不计其数......
当夕阳西沉时,独立团的战士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赵家峪驻地。
赵刚连夜整理战报,第二天一早就向首长做了详细汇报。
报告首长,此役我军阵亡65人,重伤36人,毙敌106人。赵刚的声音有些沉重。
装备方面,损失两挺重机枪,缴获掷弹筒4门、完好的冲锋枪51支。
另有防弹衣、钢盔等物资若干。
首长背着手在作战地图前踱步,不时点头。
他昨日亲临战场勘察,深知这支鬼子特工队的厉害。
能在正面交战中将其带退,独立团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特别是那几门火炮的精准打击,
以及特战小队的出色表现,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刚啊,首长停下脚步,语重心长地说。
把这场战斗的详细经过整理成报告,
我要在《军报》上刊登,让各部队都学习借鉴。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鬼子部队,咱们的兄弟部队就能有所准备了。
是!我马上着手准备。赵刚立正敬礼。
还有,首长又叮嘱道。
加强警戒,提防鬼子报复,这帮畜生吃了这么大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赵刚响亮地回答,转身大步离去。
......
当山本特工队在赵家峪与独立团激战正酣之际,韩石谷方向的山间公路上。
鬼子的军事观摩团部队正缓缓驶入伏击圈。
打头的边三轮摩托车上,架着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枪口不时喷吐着火舌,子弹如同毒蛇的信子般扫过两侧山脊。
这是鬼子惯用的火力侦察战术。
在过去与晋绥军、**甚至八路军的交战中,这招屡试不爽。
只要埋伏的抗日部队稍有异动,或是伤员发出惨叫。
那么抗日部队的精心布置的伏击就会功亏一篑。
而李明华早已严令部队隐蔽。
让战士们静静蹲在战壕里,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只有几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借着嶙峋怪石的掩护,密切注视着鬼子的动向。
整个阵地安静得仿佛空无一人。
鬼子的子弹徒劳地打在岩石上,溅起一串串火星。
营长,鬼子进入预定炮击区域!观察哨压低的声音通过战壕传了过来。
李明华眼中寒光一闪,右手猛地挥下:好,命令炮兵,开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