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232章 找不到理由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232章 找不到理由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00:10:57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来越激动。话语里饱含着对他们亲手参与创造的这套丛书的肯定与骄傲,更充斥着对当前书籍极度短缺现状的沉痛批判和深深无力感。所有人都听得出来,大家对立即重印再版这套丛书的愿望是何等迫切,那份焦灼感已到了令人寝食难安的地步!

这个重印的想法,总编辑徐福生并非没有考虑过。他清楚地记得,1962年他进入出版社前夕,理科编辑室已经在筹划编写《数理化自学丛书》。当时,出版社汇聚了上海一批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顶尖中学教师,每人负责撰写自己最擅长的部分。这套丛书的宗旨非常明确:让仅具备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也能通过自学,掌握高中阶段的数理化基础知识。

首次出版时,印刷册数有限,影响力主要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谁能料到,时隔十几年,命运竟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逆转!这套书竟成了全民争相抢购的 “高考圣经”、“命运宝典”。

高考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复习资料?其实,在高考恢复的消息正式公布前一个月,徐福生就已经在深思这个问题。

九月,他曾专程拜访刚从北京科教座谈会归来的苏步青先生。苏先生难掩兴奋地向他透露:年内必将恢复高考!这个消息让徐福生内心激荡不已。然而,冷静下来一想,当时中学校园里普遍使用的依然是《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这类教材,内容与高考要求相去甚远。

联想到之前深入江西上饶、安徽淮北和阜阳等地对上海知青的调研,徐福生深知,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许多青年根本没有机会读完高中,有的甚至连初中课程都未曾系统学习过。

他立刻意识到,必须尽早为这百万计的考生提供适用的复习资料!当时理工科院校为 “工农兵学员”补习基础知识的教材,内容相对简单且不成体系,临时组织编写新教材又根本来不及。反复权衡比较之下,唯有十多年前出版、体系完备、内容扎实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最为合适。

然而,重启之路障碍重重。由于历史原因,这套丛书的所有印刷纸型(即用于浇铸铅版的母模)早已被全部销毁!没有原始纸型,意味着印刷厂必须从零开始,重新进行最繁琐、最耗时的人工检字排版!这在铅与火的印刷时代,无异于一项浩大繁复的艰巨工程!

按正常的出版流程,重印这样一套大型科技丛书,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更何况,当徐福生在高考消息公布前提议重印时,编辑室内部就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有人质疑: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重排一套旧版图书,其内容是否还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投入产出是否值得?巨大的争议和现实的顾虑,让他最初的设想不得不暂时搁置。

将一个想法真正付诸实践,必然要直面重重考验。这次召集全社骨干开会,核心议题就是要不要克服万难,重启这套丛书的刊印!

讨论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气氛热烈而凝重。最后一位发言的资深编辑,将大家的共识推向了新的高度:“这届高考生真的太不容易了!多年学业荒废,基础普遍薄弱。他们离开学校、放下书本已久,复习时间又极其紧迫,更面临无头苍蝇般四处碰壁的窘境——他们的困惑是最直接、最迫切的:要复习了,资料在哪?要看书了,书在哪里?放眼当下的图书市场,除了我们这套书,哪里还能找到如此系统、适用的复习指导?可以说,今年的百万考生,他们的高考之路绕不开这套丛书!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承载着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重任!每一位有幸拿到它的读者,都可能因此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

这番话铿锵有力,直击人心,赢得了全场由衷的喝彩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待大家充分发表了意见,徐福生又依次询问了编委会核心成员的态度。重印的倾向性已经无比鲜明,与会者几乎一致主张:克服一切困难,立即重启《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刊印!

徐福生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但他深知前路艰辛。作为负责人,他必须在拍板前,将可能遭遇的重重困难再次摊开在桌面上,避免大家在遇到挫折时半途而废。

他环视全场,抛出了几个关键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徐福生环视全场,声音沉稳却带着沉重,“这届高考生挤压了整整十年!其中既有基础扎实的,也有基础薄弱的,更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念过高中,许多甚至连初中都未系统读完,学业又荒废多年。我们重印的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其内容和深度,真能适配如此复杂、基础悬殊的庞大考生群体吗?它能照顾到绝大多数的实际需求吗?”这正是他心中反复掂量的第一个关键点。

“其二,”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此刻重印这套书,会不会反而对考生构成一种潜在的误导?万一高考命题方向与这套丛书的侧重点或难度南辕北辙,我们非但无功,反而可能成为误人子弟、耽误千万考生前程的罪人!这个责任,我们担得起吗?”这个担忧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位编辑的心头。

“其三,也是最为紧迫的现实难题,”徐福生加重了语气,“距离高考已不足两个月!而我们重印这套丛书,意味着要从零开始,重新检字排版。按常规流程,这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即便我们全力以赴,对于今年就要踏入考场的考生们来说,恐怕也是远水难解近渴。如果我们拼尽全力却未能赶在高考前将书送到考生手中,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届时,会让多少望眼欲穿的学子寒心?出版社又将背负怎样的骂名?”时间,成了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最冷酷的鸿沟。

其实,这三个如同“雷区”般的尖锐问题,编委会内部早已不止一次激烈交锋过。此刻在全体大会上将它们公开抛出,既是徐福生有意试探大家面对巨大困难时的决心与韧性,也是希望汇聚集体的智慧寻求突破之道。

这三个沉甸甸的问题砸向会场,效果立竿见影:不少人眉头紧锁,陷入深思;有人开始与邻座低声交换着忧虑;还有人恍然大悟般频频摇头,掂量着其中的分量。

无人应答,现场气氛压抑到极点。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064806.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