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229章 分兵布阵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229章 分兵布阵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00:10:57

有了大姐拍板定调支持,胡烨腰杆更硬,当即站在屋子中央开始部署,声音洪亮得像吹响了冲锋号:“现在咱们分三组,各司其职,必须把这事儿干成!”

他先指向姐夫和老四:“你们俩体力好,组成‘排队攻坚组’!任务最艰巨——每天凌晨三点就得出发,去新华书店门口抢位置!记住,必须拿到前200名的借阅名额,这可是咱们抄书的第一道关,绝不能掉链子!”姐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我定俩闹钟,保证不迟到!”老四也跟着点头,攥着拳头说:“就是冻成冰棍,我也得把位置守住!”

接着,胡烨又看向老三和老五媳妇:“咱们几个识字多、字也工整,组成‘抄写突击组’!攻坚组一拿到书,咱们立刻进场接班,争分夺秒抄书!为了不耽误时间,我把咱们分成上午班和下午班,上午班抄到十二点,下午班接着来,保证一刻不停!”老五媳妇是中学代课老师,接过话茬:“我带几支新钢笔,保证抄得又快又清楚!”老三也补充:“我再带个小板凳,省得站着抄累得慌!”

最后,胡烨看向大姐和刘玉霞:“后勤保障就靠你们俩了!大姐经验足,刘玉霞心细,你们负责买白纸、铅笔、复写纸,这些都是‘弹药’,绝不能断供!另外,还要给排队和抄写的人送水送饭,安排轮休,保证大伙儿有力气干活!”

大姐立刻应下:“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去供销社,把能买到的纸都包圆了!”

刘玉霞也跟着说:“我提前熬好玉米粥,装在保温桶里,让大伙儿能喝上热乎的!”

任务刚分派完,大姐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还有几点纪律必须强调!第一,动作要快,不管是排队还是抄书,都别磨磨蹭蹭;第二,字要写清楚,但可以写小点儿,纸张太金贵,咱们得省着用,也能少花点邮寄费;第三,复写纸一定要用好,一次至少拓两份,最多能拓三份,这样能多抄几套,给每个孩子都备上!”她顿了顿,又说:“每天抄好的稿子,晚上让后勤组或轮休的人整理誊抄,保证孩子们能尽快拿到完整的资料!”

大伙儿都点头称是,屋里的气氛热烈得像要烧开的水。第二天凌晨三点,姐夫和老四就裹着厚棉袄出发了。天还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南京东路上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可等他们到新华书店门口,发现已经有十几个人在排队了,都是跟他们一样为孩子抢书的家长。姐夫赶紧拉着老四排在队尾,两人搓着手、跺着脚,在寒风里熬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抢到了第18号和19号的名额。

“抢到了!”姐夫拿着借阅单,激动地往供销社跑,去叫“抄写突击组”。胡烨和老三早就等着了,一听消息,揣着纸笔就往书店冲。进了图书馆,两人找了个角落坐下,刚把书摊开,就立刻埋头抄写。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格外清晰。胡烨写得手都酸了,也不敢停,只偶尔甩甩胳膊,继续往下写。

“后勤保障组”也没闲着。大姐一早去供销社,把剩下的白纸和复写纸全买了回来,还顺带买了几个馒头。刘玉霞则提着保温桶,给排队和抄写的人送粥。看到胡烨他们抄得满头大汗,刘玉霞赶紧递过毛巾:“歇会儿再写,别累坏了身子!”胡烨却摆了摆手:“没事,多抄一页,孩子们就能多学一点!”

从第二天起,胡家的“作战体系”就高效运转起来。每天凌晨,“攻坚组”披星戴月去排队;上午和下午,“突击组”轮番上阵抄书;“保障组”则穿梭在书店和供销社之间,送水送饭、补充物资。图书馆的一个角落,俨然成了胡家的“战地指挥部”,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纸张、笔墨和复写纸,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忙得热火朝天。

等到第三天、第四天,其他家长也反应过来了,纷纷组织亲戚朋友加入抄书大军。一时间,南京东路上的请假条多了起来——工厂里,工人师傅拿着请假条说“要给孩子抄高考资料”;机关里,干部们也找领导请假,理由同样是为孩子抄书。面对这关乎孩子前程的大事,单位领导大多很理解,纷纷准假,有的甚至还说:“要是缺纸缺笔,跟单位说,咱们也支援点!”

新华书店前的队伍也变了样。以前是抢书的长龙,现在变成了背着大包小包、准备抄书的人群。每个人的包里都装着白纸、铅笔和复写纸,脸上满是焦急又坚定的神情。图书馆里更是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汇成了一曲特殊年代里最动人的求知乐章。窗台上、地上,甚至连阳台都挤满了人,晚来的人只能拿着书,在图书馆外的小广场上,顶着寒风抄写。

靠着全家人的团结和拼劲,胡家的“抄书突击队”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把17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全抄完了。几大摞手抄本堆在桌子上,厚厚的一叠,每一页都写得工工整整,透着全家人的心血。胡烨看着这些手抄本,眼圈都红了:“咱们的孩子,终于有复习资料了!”

之后的日子里,胡烨还是每天下午去供销社,找老崔下棋。一路上,总能看到夕阳染红半边天,而图书馆门口的景象,每天都一样——一大群人抱着书本,有的倚着墙,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蜷缩在墙根,人人都埋头苦读,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馆内更是人满为患,连楼梯间都挤满了人。

老梁是上海图书馆的老员工,每天都跟胡烨他们讲馆里的新鲜事:“每天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门口就排满了人。一开门,大家就跟开闸的洪水似的往里冲,抢到位置就‘钉’在那儿,连厕所都不敢去,生怕位置被人占了!”他喝了口茶,又说:“好多人都带冷大饼,就着图书馆的开水,从早吃到晚,一直熬到闭馆。我还看到不少年轻人在本子上写‘把失去的十年抢回来’,看得我都感动!”

胡烨听了,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读书场面,真是古今少有啊!以前‘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这也应了恩格斯的话,‘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老崔和老梁都点头称是,老崔还补充:“这阵仗,比腊月廿八抢年货还热闹!”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064806.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