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66章 份小麦品种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166章 份小麦品种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00:10:57

清华大学的潘际銮教授“咚”地一拍桌面,茶杯里的水震出一圈圈涟漪,溅在桌布上:“如果过去的教育全被否定,那我们这些在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凭什么成了现在建设国家的主力?这根本说不通!”他的质问像点燃了导火索,会场里立刻热闹起来——有人用钢笔帽急促地敲打笔记本,发出“笃笃”的声响;有人烦躁地反复推着眼镜,眉头拧成了疙瘩;还有人忍不住小声议论,话里满是不服气。

“其他战线都能肯定成绩,为什么唯独教育要被全盘否定?”

“就是因为这个评价没定下来,大家思想还是放不开,想改革都不敢动!”

“各行各业都在往前跑,就教育裹足不前,症结就在这儿!对过去的评价不公正,谁还敢安心教书?”

武汉大学的查全性教授摘下眼镜,用衣角轻轻擦拭着镜片,这个动作仿佛让会场的喧闹凝固了瞬间。等他重新戴上眼镜,声音低沉却清晰:“现在全国的教师都抬不起头来!凭什么说我们过去十几年走的全是错路?!关键是要完整、准确地领会思想精髓,公正地评价过去的工作!我今天就说句实话,广大教师对‘两个估计’根本想不通,觉得憋屈、委屈,觉得教书没前途,甚至还有危险,心里早就灰心丧气了!”

就在这时,中国农林科学院的金善宝院士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走路得靠拐杖撑着,胸前别着一枚小麦形状的铜章,走动时铜章轻轻碰撞,发出 “叮叮” 的声响,像在敲响历史的回音壁。

这位一辈子跟小麦打交道的农业泰斗,他的经历本身,就是对 “否定过去教育成果” 最有力的反驳——

抗战那几年,烽火连天,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坚守着教学和科研,心里一直惦记着延安。两次申请去延安都没成,他就精心挑选了最优良的小麦种子,托人辗转送到《新华日报》社,委托他们转交给延安,支援大生产运动。半个月后,邓颖超同志亲自给他回信,说:“延安收到种子了,同志们都很感谢您!”

建国后,他更是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从东北的黑土地到南方的红壤田,搜集了足足5544份小麦品种资源!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试验田,培育出“京红”系列等一批高产优质的小麦良种,推广到全国各地,种植面积特别广。其中京红 7号、8号、9号的单产量,甚至超过了当时享誉世界的墨西哥小麦,让不少农民都能吃饱饭了。就算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也顶住各种压力,没放下手里的试验,默默耕耘在田埂上。

从1973年开始,为了解决黄淮海地区小麦晚播低产的难题,他又带着团队攻关,白天在田里观察小麦长势,晚上在煤油灯下记录数据,最后成功培育出“中 7606”“中 7902” 等新品种。这些小麦耐迟播、抗性强,能让产量普遍提高 20%,最高亩产甚至能达到 800 斤以上,彻底打破了冬小麦栽培的常规,而且麦粒的品质也更好,磨出的面粉又白又筋道。

他还首创了“南繁北育”的异地加代技术——冬天把小麦种子送到南方育种,夏天再带回北方种植,一年能种两到三季,把春小麦的育种周期从原来的十年,大幅缩短到三四年,这在我国育种史上,可是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此刻,这位用一生心血浇灌祖国粮仓的老人,看着在场的人,声音不算高,却字字千钧:“解放前,全国的农学院加起来才十来所!现在呢?三十个省都有了自己的农学院!说这是‘黑线’搞出来的?那黄土高原上几千万亩新垦的麦田,那每年丰收时翻滚的麦浪里,是谁教的技术员测土壤肥力、选优良种子?!是咱们农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咱们教育战线的成果!”

“教育和科技本来就是双生子!这些年科技领域出了那么多成果,教育怎么可能全是黑的?就算有干扰,有不足,那也该是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问题!”另一位教育专家立刻附和道,语气里满是认同。

“老九不能走!”就在这时,这位可爱的老人突然开口,掷地有声地引用了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经典台词。

会场瞬间一静,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大家眼中迸发出热切的光芒!这句话在那个特殊年代,曾被赋予过特殊的意义,此刻被这位可爱的老人重新提起,就像在寒冬里燃起了一簇火,瞬间暖了所有人的心。

“‘老九不能走’,这说明知识分子是香的,不是臭的!”这位可爱的老人环视全场,语气坚定而温和,“那么多的好思想都告诉我们,脑力劳动者同样是劳动者!煤矿工人在井下挥汗如雨,辛苦;教师在讲台上呕心沥血,备课到深夜,批改作业到天亮,难道就不辛苦?”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几位小学教师代表身上,继续说道:“小学教师工资低、待遇差,每天要管几十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付出的辛劳不比工厂里的工人少,也不比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轻!把教师搞得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这绝对不行!马克思说过,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我们给教师发的工资,不只是支付体力的钱,更是对他们知识和付出的报酬!”

最后,这位可爱的老人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知识分子不是什么‘臭老九’,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咱们自己人!以后,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新风尚!”

会场角落里,几位鬓发斑白的老教授猛地抬起头,镜片后面,水光渐渐泛起,顺着脸颊慢慢滑落——这眼泪里,有被认可的感动,有重获尊严的欣慰,更有对未来教育事业的无限期盼。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064806.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