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64章 争气弹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164章 争气弹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00:10:57

角落里传来压抑的呜咽声。一位戴厚镜片的生物学家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他突然举起一个试管架,上面摆着六支试管,五支是空的,第六支里装着浑浊的液体,还沉着些纸屑:“这五支空试管,代表我逝去的五位同事。这支里的,是他们当年被焚毁的《胰岛素合成手稿》灰烬。”他转动试管,浑浊的液体折射着吊扇的光晕,“1965 年,我们明明已经触摸到了生命密码,成功合成了胰岛素,可现在,只剩下档案袋里的余温了。”试管突然从他手里滑了出去,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他又凌空把试管抓住,声音里带着坚定:“但我相信,灰烬里藏着复燃的火种!只要给我们机会,就能重新捡起来!”

“砰”的一声脆响,主位上传来钢笔劈裂稿纸的声音。这位可爱的老人撕下一张染了墨的纸页,“啪”地拍在桌面上:“从今日起,三条规定——第一,确保科研人员每周有五天纯科研时间,不许随便抽调;第二,凡是连续七天七夜攻关的团队,授予红旗勋章,优先解决生活困难;第三,紧急重建国家科委,统筹全国科研资源!”墨迹顺着纸页的纤维纹路蔓延,像一份铿锵有力的宣言,让在场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

一位银发教授突然展开一张泛蓝的图纸,上面画着“驻外科技联络处”的构想,图纸边缘还有圈咖啡渍,恰好晕染出太平洋的轮廓。“咱们得让旅外的学者回来,”他指尖点在图纸上旧金山的位置,眼里闪着光,“用知识架座桥,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学回来!”

后排突然站起一位中年学者,他掀开中山装的内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书名,从《高等数学》到《量子力学》,几乎覆盖了整个衬里:“我们这代搞科研的,有三怕——一怕冒尖挨棍棒,二怕妻儿两地分居,见不着面……”他突然扯下左袖子上的蓝布补丁,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衬衣,声音带着哽咽,“可我们最怕的,是毕生所学烂在泥地里,到死都没机会为国家做点事!”

他举例说自己想借本国外的专业期刊,跑了三个图书馆都没借到,只能自己抄录。这话刚说完,后排几位戴蓝布套袖的研究员就不住点头,显然也有同样的难处。当他提到“能不能由单位统一采购指定书籍,供大家长期借阅”时,这位可爱的老人立刻向身旁的秘书微微颔首,秘书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还特意画了个圈。

中科院计算所的高庆狮坐在那里,目光放空,像是穿透了时光。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感慨:“尤其计算机这种前沿领域,咱们起步就晚,1956 年后才真正发力。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少,重担早早压在了我们这批中年人肩上。当年苏联专家撤走的时候,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抱着算盘,噼里啪啦算出了‘两弹一星’的数据!二十年眨眼就过,我们头发都白了,可还是得撑着,因为咱们科技界,缺不了这股子韧劲!”

他说起当年搞科研的难——基础薄弱,连本完整的资料都难找;仿制国外设备时,图纸残缺不全,只能一点点摸索;原定的发射节点眼看要错过,上级却拍板说“实事求是,稳扎稳打”,不搞虚的。最险的是1960年夏天,“1059”导弹正要总装,苏联专家却一夜之间全撤走了,带走了所有资料,连设备供应都掐断了。发动机阀门里一枚小小的橡胶膜片,成了拦路虎,技术员们围着图纸,熬了好几个通宵都没头绪。

“当时王曼霞同志急得满嘴燎泡,赶在苏联专家走之前去请教,”高庆狮回忆道,“可对方就轻飘飘甩了句‘你们搞不定的,回头我寄几片过来’。王曼霞同志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回来就跟我们说:‘我们要的不是几片膜片,是自力更生的本事!’”后来,王曼霞带着团队昼夜攻关,还联合了设计院和中科院化学所,硬生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造出了属于中国的 “争气片”。

“苏联专家走了,反而把咱们的斗志激起来了!”高庆狮的声音提高了些,“大家都说,搞尖端技术,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这枚导弹,就得叫‘争气弹’,给咱们中国人争口气!”

可难题又跟着来了——推进剂不合格。苏联专家断言,中国的液氧杂质太多,用不了;苏联用玉米酒精当燃料,中国用的是土豆酒精,也不行。总设计师梁守盘不信这个邪,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验算纸堆得比人还高,灯火彻夜不熄。最后,他拍着桌子说:“他们的算法错了!把杂质的气态体积当成液态算了!咱们的液氧,完全能用!”

果然,苏联专家撤走还不到一个月,1960年9月10日,用国产燃料发射的苏制P-2导弹,就呼啸着冲上了天。烈焰从发射架下喷涌而出,导弹稳稳地离开发射台,穿过云层,在蓝天上拉出一道壮丽的乳白轨迹,最后化作天边一点寒星。七分钟后,捷报传来——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区!发射场瞬间沸腾了,张震寰将军激动地跳起来,紧紧抱住钱学森:“成了!老钱,我们成了!”

紧接着,12月6日和16日,“1059”又两度发射,次次都精准命中目标,弹无虚发!就在首战告捷的同时,中国自己的导弹部队也悄悄组建起来。从1963年10月开始,国产 “1059”成了练兵的利器。到了1964年,这枚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导弹,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东风一号!

说到这儿,高庆狮的声音哽咽了:“当年那么难,咱们都挺过来了。现在有这位可爱的老人给咱们撑腰,恢复高考、重建科研体系,还有什么坎儿过不去?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咱们中国的科技,一定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他的话刚落,会场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像潮水一样,久久没有停歇。这位可爱的老人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这群眼里有光的学者,嘴角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科教事业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064806.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