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48章 心里纠结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148章 心里纠结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00:10:57

他放下手里的煎饼,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前阵子我去开会,有幸听到一位老首长说,教员这些年一直在反思过去的问题,而且反思得特别深刻。首先,他绝不‘诿过’,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从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总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就像当年‘大跃进’之后,他主动做了检讨,说‘责任在我’,这种担当,不是谁都有的。”

“紧接着,他会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就像后来搞农村合作社,发现问题之后,马上调整政策,让农民有更多自主权。更关键的是,他会一遍又一遍地剖析问题、总结教训,把这些教训讲给身边的人听,就是为了让大家永远记住,不再犯同样的错。”

倪少华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一字一句地落在徐诗文耳里。徐诗文拿着筷子的手顿住了,碗里的小米粥表面已经凝起了一层薄薄的膜,像一层透明的纸。浑浊的泪水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眶里打转,沉重地悬在皱纹深刻的眼角,将落未落——他想起去年冬天,有个叫刘建国的学生找到他,在雪地里站了一天一夜求他给个推荐名额,那孩子说“我想读书,想为国家做贡献”,可他最终还是没能帮上忙,因为名额早就被预定了。

“‘诿过’这个词,是教员特意提出来的。”倪少华看着徐诗文的样子,心里软了些,继续解释道,“‘诿’是推卸的意思,‘过’指的是过失。‘诿过’就是把自己的过错推卸给别人。这个词最早在清代魏源的《圣武记》里就有记载,里面写着‘岂因三桂背叛,遂诿过于人’。教员学贯中西,却特意用了这个古词,就是想告诉大家,做人做事,要敢担当,不能找借口。”

他顿了顿,眼神里满是崇敬:“你也知道,教员一辈子都在学习,都在反思。他从不会因为自己是领袖,就回避错误。反而会主动把错误摆出来,跟大家一起分析,一起改正。这种勇气,不是谁都有的。”

“除了不‘诿过’,教员还特别强调要‘不贰过’。” 倪少华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徐诗文终于慢慢放下筷子,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又带着一丝渴望——他其实也想改变现状,只是不敢说,不敢做。这些年,他见过太多因为“说错话”而被批斗的人,他怕了。

倪少华看在眼里,心里松了口气,继续解释:“‘不贰过’源自《论语?雍也》。里面记载着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弟子里谁最‘好学’,孔子就说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是不把自己的火气撒在别人身上,不管遇到多大的事,都能控制住情绪。‘不贰过’,就是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他怕徐诗文不明白,又举了个例子:“就像咱们小时候学走路,摔了一跤,下次就知道要小心。教员说的‘不贰过’,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的智者,不是永远不犯错,而是犯了错之后,能吸取教训,再也不犯同样的错。”

倪少华的声音里满是敬佩:“教员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苛,时刻自省。就像他常跟身边的人说:‘这些教训要钉死在脑子里,要经常拿出来讲,决不能忘!想想那几年,咱们走了多少弯路,闹了多少本可避免的乱子!要是早记住这些教训,能少走多少冤枉路啊!’”

“不‘诿过’,也‘不贰过’”——倪少华加重了语气,“这两点,既体现了教员直面责任的勇气,更体现了他的智慧。他总能从每一次跌倒中汲取力量,同样的坑,绝不跌第二次。”

这番话像一股暖流,慢慢淌进徐诗文的心里。他拿起桌上的茶碗,喝了口凉茶,冰凉的茶水滑过喉咙,让他混乱的思绪清醒了些。他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满腔热血,想为教育事业做些实事,可后来看多了黑暗,就渐渐麻木了。

“你想想,教员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些?”倪少华继续说道,“因为他心里装着国家,装着人民。他知道,国家的发展不能走弯路,人民的日子不能再苦了。就像他说的‘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改就好了’。这种‘不诿过’的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而‘不贰过’,更是他智慧的结晶。”倪少华的眼神变得悠远,像是在回忆那些艰苦的岁月,“当年搞社会主义建设,咱们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了弯路之后,教员没有气馁,而是带领大家一起总结教训,调整政策。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到后来重视教育、重视科技,每一步都是在改正错误,都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

徐诗文默默听着,眼角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滴在粗瓷碗里,溅起一圈小小的涟漪。那滴眼泪里,有愧疚,有悔恨,还有一丝醒悟——他终于明白,倪少华说的是对的,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打破现状,就必须给那些有才华的孩子一个机会。

“老徐,咱们都是人民公仆,都是为了国家好。”倪少华的声音柔和了些,“错了不可怕,怕的是知错不改,怕的是看着国家落后而无动于衷。现在上面已经有了要恢复高考的风声,咱们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为那些孩子争取一下,将来也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晨光越来越亮,透过高大树木的枝叶洒满了整个院子,把枣木桌上的粥碗、煎饼、咸菜碟都镀上了一层金色。老槐树上的露珠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像一颗颗小珍珠。

徐诗文拿起调羹,舀了一口小米粥放进嘴里。温热的粥滑进喉咙,带着淡淡的米香,还有一丝过往岁月的味道:

1958年的神州大地,像被扔进了烧得通红的炉膛,连空气都透着股灼人的热。田埂上,农民们光着膀子挥锄头,号子声喊得震天响,汗珠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工厂里,炼钢炉的火光染红了半边天,工人们轮班倒,眼睛熬得通红,却没人肯歇一会儿;就连知青点的年轻人们,天天揣着红袖章往公社跑,裤脚沾满泥点也不在意,眼里那股敢闯敢干的劲头,比头顶的太阳还烈。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064806.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