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无声的惊雷
会议室的空调冷气,像细密的冰针,扎在乌妤裸露的皮肤上。同事担忧的询问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模糊不清。她所有的感官,都聚焦在宗崎离开的那个门口,以及他留下的、那个足以将她数月心血碾碎成渣的质疑。
“乌工?我们……”
“核实。”乌妤猛地打断同事的话,声音嘶哑得不像她自己,“立刻联系甲方,调取所有原始档案,包括任何事故维修记录。通知结构组所有人,半小时后小会议室紧急会议。”
她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用专业的、高效的行动来掩盖内心的惊涛骇浪。她不能垮,尤其是在他面前。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设计院灯火通明。结构组的同事被从晚餐、从健身房、从温暖的家里紧急召回。传真机吞吐着泛黄的旧图纸,电脑屏幕上运行着复杂的应力模拟程序,电话铃声和激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
乌妤站在白板前,快速勾勒着结构简图,语速飞快地分配任务,眼神锐利,表情冷静。只有她自己知道,握着的马克笔末端,已经被她手心的冷汗浸湿。
“火灾区域……三十年前……修复记录不详……”她喃喃自语,大脑飞速运转,“如果宗崎说的是真的,那么不仅仅是西侧三到五轴,连带周边的节点都可能存在疲劳损伤……”
“乌工,甲方那边回复了,确认九十年代末确实有过一次小型火灾,但具体受损情况和修复档案……他们需要时间查找,部分纸质档案可能遗失了。”一个同事气喘吁吁地推门进来,带来了最坏的消息。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乌妤。
没有原始数据,就无法准确评估现有结构的安全性。他们的方案,成了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
乌妤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宗崎那双冰冷的、毫无波澜的眼睛。他精准地找到了她最脆弱、最无法辩驳的命门,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击毙命。
这不是质疑。这是宣判。
“继续。”她睁开眼,眼底布满血丝,声音却异常坚定,“没有数据,我们就自己做最保守的估算。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申请夜间进场,做现场超声波和射线探伤。我要在明天早上看到初步检测报告!”
命令下达,团队再次忙碌起来。乌妤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城市璀璨却冰冷的灯火。夜色深沉,像化不开的浓墨。
宗崎……他如今是“宗总”。他怎么会拿到那些连甲方都一时找不到的原始图纸?他出现在这个项目里,是巧合,还是……?
她不敢深想。那个少年时期如同野兽般横冲直撞的宗崎,如今换上了西装,拿起了更锋利的武器。他的报复,不再是拳头和噪音,而是悄无声息地,将她置于死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乌妤心头莫名一跳,有种不祥的预感。她走到走廊僻静处,接起。
“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有轻微的呼吸声。然后,那个她此刻最不想听到的、低沉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弄?
“乌工,”宗崎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比会议上少了几分公式化,多了几分她熟悉的、令人心悸的散漫,“还在加班?”
乌妤握紧手机,指节泛白:“宗总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他低笑一声,那笑声像羽毛搔过心脏,却带着毒,“只是提醒你,那片区域的钢结构,当年用的是含碳量偏高的劣质钢材,火灾后晶格结构改变,脆性会增加。你们做探伤的时候,最好重点检测焊缝和热影响区。”
他说完,不等乌妤反应,便挂断了电话。
“嘟…嘟…嘟…”
忙音像冰冷的雨点,砸在乌妤的耳膜上。她僵在原地,浑身发冷。
他不仅知道火灾,知道损伤,他甚至知道当年用的是劣质钢材!他对她团队的动向了如指掌!他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猎人,冷静地看着她在陷阱里挣扎,甚至还好心地“提醒”她,哪里是陷阱最致命的部分。
这种被完全掌控、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比当众被质疑更让她恐惧和愤怒。
他到底想干什么?展示他的无所不能?欣赏她的狼狈不堪?
乌妤猛地转身,冲回会议室,声音因为极力压抑的愤怒而微微颤抖:“检测重点调整!优先排查西侧三到五轴区域的所有焊缝和热影响区!尤其是使用高频超声,注意晶粒粗大和微裂纹!”
团队成员虽然疑惑,但看到她铁青的脸色,没人敢多问,立刻执行。
那一夜,无人入眠。
乌妤守在检测现场,穿着反光背心,戴着安全帽,看着技术人员操作着复杂的仪器。冰冷的金属探头顶在锈迹斑斑的钢梁上,屏幕上跳跃着扭曲的波形和数据。空气中弥漫着灰尘、铁锈和紧张的味道。
每一组异常数据的出现,都像是对她专业能力的无声嘲讽,也像是在印证宗崎那句冷酷的“指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