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那盒品相完美、灵气逼人还附带“攻略地图”的冰晶草,我站在客栈后院的风中凌乱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内心:叶寒…你赢了…你真的赢了…我服了…你这‘远程投喂 无声关怀 绝对防御’的三连击,彻底把我整不会了…
我甚至能脑补出他面无表情地秒杀妖鳄、精准采集冰晶草、然后用剑气刻字时那副“莫挨老子”又“不得不管”的别扭样子!
内心:大哥!你图啥啊?!现身说句话会死吗?!非要玩‘冰山隐身关爱套餐’?
郁闷、好笑、无奈、还有一丝丝…被这种笨拙方式戳中的…诡异感动?各种情绪在我心里搅成一锅粥。
最终,我长叹一口气,认命地把冰晶草收好。内心:不要白不要…这都是冰山师兄沉甸甸(冻手)的心意啊…
回到通铺,同屋的修士看到我拿出更好的冰晶草,眼睛都直了:“闲云道友!你这…你这是打劫了哪个妖兽老巢啊?!”
我皮笑肉不笑:“…嗯…遇到个好心的…‘前辈’…指点了一下。”
内心:嗯,冷得像冰雕一样的‘前辈’。
“冰山大作战”计划全面失败,但我沈闲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吗?显然不是!
内心: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直球不行,就曲线救国!你不是喜欢暗中观察吗?你不是吃《夷陵旧事》那一套吗?行!我换策略!
一个崭新的、更加“阴险”的计划在我脑海中诞生——“情感共鸣渗透计划”!
核心思想:不再试图逼他现身,而是通过持续的故事输出,疯狂暗示、类比、共情,用糖衣炮弹腐蚀他的冰山外壳,用剧情撬开他的嘴(心理上的)!
说干就干!
第二天说书,我彻底改变了风格。
我不再讲那些打打杀杀、跌宕起伏的剧情,而是专挑《夷陵旧事》里各种细腻的、温暖的、甚至带点傻气的互动细节!
我讲蓝忘尘是如何默默记住魏无咎的所有喜好——喜欢火灵椒、喜欢喝酒、喜欢逗兔子…
我讲蓝忘尘是如何在魏无咎重生后,一边板着脸“违反家规”,一边偷偷给他买酒、帮他赶狗、替他挡酒、纵容他一切小动作…
我讲蓝忘尘那“口是心非”的关心——“夜猎,危险。”(翻译:不许去!)“腿伤,忌动。”(翻译:给我老实待着!)“…过来。”(翻译:到我身边来安全!)…
我讲静深书院“寒潭共修” 那段…讲两人灵力交融、心意互通的微妙瞬间…
我甚至即兴创作,编了一段“蓝忘尘偷偷给受伤的魏无咎喂药,结果被发现,冰山瞬间耳根通红,强作镇定甩袖离开”的小剧场!
台下听众,尤其是女修们,嗑糖嗑得如痴如醉,尖叫连连!
“啊啊啊!细节杀我!”
“含光君太可爱了!”
“口嫌体正直!”
“这是什么绝世甜饼!”
而我,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一边将全部心神都用来感知那个角落。
这一次,我不再期待剧烈的波动或炸毛。
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更深沉、更绵长的变化。
那股冰冷的寒意,不再剧烈起伏,而是如同冰雪消融的初春溪流,带着一种…缓慢却持续的软化。
它依旧冰冷,却不再那么刺骨。它静静流淌,仿佛在认真倾听,在细细品味,在…默默对照?
当我讲到那些“口是心非”的关怀时,寒意会微微停滞,仿佛在沉思。
当我讲到那些“默默付出”的细节时,寒意会轻轻荡漾,仿佛被触动。
当我讲到“寒潭共修”心意互通的瞬间时,寒意甚至会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意?(错觉?)
内心:有门!他在听!他在想!他在代入!
收摊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回去,而是会故意在摊位旁多坐一会儿,拿出叶寒给的那本冰系玉简,假装刻苦钻研,时而皱眉,时而恍然,时而“不小心”嘀咕出声:
“唉…这个‘寒冰锁心阵’的第三重变化…到底怎么才能灵力贯通呢?要是有人能讨论一下就好了…”
“咦?这味‘冰心丹’的辅药…用‘三百年雪莲’还是‘冷凝花’更好呢?纠结啊…”
“啧…这张‘极品遁符’好是好,就是太耗神识了…上次差点抽干我…”
我不再直接“求救”,而是用一种“分享困惑”、“渴望交流”的姿态。
一开始,没有任何回应。
但几天后,我开始发现一些微小的变化。
有时我回到客栈,会发现窗台上多了一枚新的玉简,里面是针对我白天“嘀咕”的问题的详细解答和推演过程,字迹依旧冰冷工整,逻辑清晰,堪比教科书!但…不再是最初那种“入门指导”,而是多了些…探讨和引申?甚至会在末尾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小问题?
内心:…开始互动了?虽然还是写信模式…
有时我研究丹药到深夜,会感觉到一股极其精纯温和的冰寒灵力隔空缓缓渡来,帮我梳理疲惫的神识,润物细无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