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坐在韩三坪办公室的会客区,手中的茶杯升起袅袅白气。
他的目光扫过墙上那张巨大的全国影院分布图,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影响票房的五大要素。
排片率、平均票价、银幕总数、上座率 、观影人次。
2008年,不比后世,全国平均电影票价稳定在25元左右。
银幕总数在他的影响下,已突破6000块。
而新一代观影人群,正在改变市场的生态。
"李扬,你选了个好档期。"
韩三坪从文件堆里抬起头。
"12月27日,周六晚上八点开画,这可是真正的黄金时段。"
李扬放下茶杯。
"韩总,正因如此,我才更需要中影在排片上的支持。”
“周末的观影热潮,需要足够的场次来承接。"
韩三坪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排片表。
“这是圣诞档期的排片计划。”
“《非诚勿扰》昨天已经上映,《梅兰芳》还在热映期。”
“周末的影厅,每一分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李扬仔细浏览着排片表。
周六晚上的黄金时段,各家影院都安排了自己最看好的影片。
即便是冯刚炮的《非诚勿扰》,在中影系院线的排片也只占到35%左右。
"排片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韩三坪耐心解释。
"周末的观众构成更复杂,有约会的情侣,有全家出动的,还有朋友聚会的。”
“影院必须保证节目单的多样性。"
韩三坪走到那张巨大的影院分布图前。
"中影旗下有星美、南方新干线等七大院线,在全国有超过1200块银幕。”
“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转身看向李扬。
"考虑到《战狼》的品质和你的诚意,中影系院线可以给到周六全天20%的排片,黄金时段50%。”
“这已经是顶级大片的待遇了。"
李扬在心里快速计算。
周六全天20%的排片,意味着中影旗下1200块银幕,每天约240场放映。
按照每场150个座位、50%上座率计算,单日可带来约54万的观影人次。
"韩总,这个数字很合理,"李扬停顿了一下,"但还不够。"
李扬想的是,战狼可以成为那个装下所有鸡蛋的唯一篮子。
"哦?"韩三坪饶有兴趣地等待下文。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来,这小子总会带来一些即有趣,又大胆,但最终又被现实证明可行的想法。
"我提议一个补充协议。"
李扬目光坚定。
"如果《战狼》周六晚八点开画后,前四个小时——也就是到午夜十二点,票房能达到2000万,中影就将排片提升到全天50%。"
韩三坪陷入沉思。
周六晚上八点到十二点,这确实是观影的黄金时段。
但四个小时2000万,意味着平均每小时500万的票房,按照25元的平均票价计算,需要每小时20万人次的观影量。
"你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韩三坪即便有心理预期,但还是被李扬的话震惊了。
"这相当于在四个小时内,要坐满400个千人影厅。"
"正因如此,才能证明《战狼》的市场号召力。"
李扬自信地说。
"如果能在周末黄金时段创造这样的成绩,加大排片就是最明智的商业决策。"
韩三坪走到窗前,望着长安街上的车流。
"周末的排片调整比平时更复杂。”
“影院经理们要在保证其他影片基本场次的前提下,才能给《战狼》增加排片。"
"我理解。"李扬点头。
"但如果《战狼》的表现超出预期,影院没有理由不把资源向它倾斜。“
”毕竟,票房才是硬道理!"
"让我给你算笔账。"韩三坪回到座位。、
"周六晚上,一个影厅如果放映《非诚勿扰》,上座率可能在60%,而如果换成其他影片,上座率可能只有30%。”
“这种差距,影院必须考虑。"
李扬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
“相信我,《非诚勿扰》,不是对手。”
李扬记得《非诚勿扰》最后拿到4亿左右的票房。
这在原时间线上,是非常高的票房奇迹。
但对于《战狼》来说,根本不够看。
然而,韩三坪并不知道这些,其实院线的管理者也不知道这些。
基础院线给到李扬的回复是,保证全天15%左右的排片。
这已经是给李扬和《南京照相馆》的面子了。
于是,他接着说道。
"所以我提出用前四个小时的表现来证明。”
“如果《战狼》能在黄金时段证明自己的上座率,影院第二天调整排片就顺理成章了。"
韩三坪沉吟片刻:"你之前和其他院线谈过吗?"
"谈过。"李扬坦言。
"尽管有《南京照相馆》的成功,但各家院线都有自己的考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